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李萍与包惜弱,谁的命更好?
这个问题恐怕很多人都不以为然,这个还用问吗?可真的回答,那就不一定回答得上来了。
表面上包惜弱更安逸,她不需要担惊受怕,不需要颠沛流离,也不会不知道明天在哪里。
她生杨康的环境,那是锦衣玉食,被软室温,不会让她受到什么风霜。
可李萍不同了,一会儿被打一顿,一会儿被胁迫,每天都在漂泊,不知道明天会在哪里?
生下郭靖的场合,还是两军交战的雪地产子,这个环境要多恶劣就有恶劣。
读者不会担心杨康生不下来,却会担心郭靖有没有可能胎死腹中,这样折腾下来,一尸两命是很有可能的。
而且在战争时期,妇孺是最容易遭罪的。
可是包惜弱快乐吗?在那样优越的环境下,衣食无忧,什么都不用担心,越是物质条件丰裕,就越注重心理品质,她的精神生活富足吗?
看到后来不难发现,她是被迫应付,多少是在敷衍,并不算活在当下。她的仁善更多还是在逃避,这样可以用来打发时间。
而且读者对包惜弱的评价呈现两面性的,有同情她的,也有指责她的。
可是对李萍的评价都是非常尊重的,要为难,也不要去为难她,她是尽心尽力了。
读者的态度不也是这两个人物的后福吗?物质条件是包惜弱优越,可是福报还是李萍好。
如果说路都是自己选择的,而这两个人物所走的路,其实是没得选择,只能硬着头皮撑下去。
可在人生有些场合,还是可以选择的,因此看到李萍与包惜弱的境况,可以思考一下,自己更愿意去选哪一条路?
这也是书本给予人生的意义,人生是要面临选择的,如何去选择,并不是拍脑门临时决定的,而是平时注重思考,点滴积累而来,这样的选择或是抉择才更有品质。
而我自己对于包惜弱的态度,是倾向于同情,那是因为,有人说过,看书并不是看是非对错,而是看其中的无可奈何。
之所以会同情包惜弱,也是因为看到了她的无奈和妥协。
故而一本好书,让人大开眼界,获得知识,那还是其次的,更重要的是,它会让人通情达理,这种书才值得一看再看。
把人当成人本身,往人性的角度去观察和思考,也许就是读书的终极意义。
这一次重读《射雕英雄传》,由衷的感觉是看到了小人物的意义,小人物也是值得去关注的。
有这番认知也是得益于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记得他在后记里说过,他写《连城诀》,是因为同情小时候家里的长工。
小时候读到这一段时,看过就滑走,也没觉得太大的感触。
可后来知道越剧宗师袁雪芬去演鲁迅先生笔下的祥林嫂这个人物,是因为她同情这个人物。而这个人物也成为越剧舞台的经典形象,由此可知,同情心也是伟大的。
而现在也越来越觉得,一个作者的作品有多好,也不见得要是文词优美,也不见得是故事曲折,可是对小人物有深切的同情,那是作品质量一个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所以就以金庸先生自己的创作态度来回馈对金庸笔下人物的解读,就当作是一份致敬吧!
确实,从我自己的成长经历来说,金庸先生的小说,以及他的创作态度,是给了不小的影响的。
这也是一代宗师,以及一部优秀作品对人的影响力,好作品当如是。
好了,明天继续!
2020年12月9日
大妖降世,卷风云万里,遍野尸横无归人。痴儿怨女,叹红尘滚滚,牵马负刀不回头。圣人云端坐,邪灵白日行。魏来自卑微而来,踏黄泉碧落,吞无边苦海,只为证天道已死!人道当兴!...
由终点回到原点,洪涛又回到了他第一次重生前的时代,不过失去了三次重生穿越的所有记忆。假如没有重生过,没有记忆的金手指,他会是一个什么样子呢?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高潮期,他是屹立在潮头的弄潮儿?还是被浪潮拍碎的浪花?他的记忆还能不能回来?江竹意还会不会伴着他这一生?金月在这一世里和他又有什么交集?小舅舅还会是那个妻管...
宁芝作为大晋朝第一奸臣世家嫡女,风光无限。无他,便是这半壁江山都要仰仗宁家,纵然是皇家最尊贵任性的二皇子裴珩,也只能忍着。 宁芝笑着二殿下,不如你我豪赌一场如何?输了,我嫁给你。若是赢了么,不仅是我主天下,连二殿下的人,心,也都一并是我宁芝的,如何? 裴珩嗤之以鼻,一个小女子也敢要帝位么?就陪她赌一场又如何?他还能输了不成?总要叫她知道厉害!...
少帅说我家夫人是乡下女子,不懂时髦,你们不要欺负她!那些被少帅夫人抢尽了风头的名媛贵妇们欲哭无泪到底谁欺负谁啊?少帅又说我家夫人娴静温柔,什么中医...
因为,她是真的很想念他,很想,很想,那股想要他的感觉,也越来越强烈。他们本来是夫妻,在这种事情上根本就没有必要压制。而且,此刻她也只是手受伤了而已...
天界第一战神,却因功高震主,遭挚爱背叛,死于洞房之夜。各位书友要是觉得万古天帝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