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九万南燕军应该没有全军覆没,撤回去几万人不难,但什么士气就很难说了,而且最关键的是——他们应该没有回广固,或者说没有全部回去,士气太低落了。
第三战:广固之战。
临朐之战结束后第二天,刘裕军就抵达了广固,但这会来的应该是先锋。
主力抵达后,几乎没费什么事,就攻克了广固外城,包围内城。
内城较小,容易坚守。
刘裕采取围困战术,“于是设长围守之,围高三丈,外穿三重堑”,同时派人收割野外成熟的粮食,通知南方不用再转运粮草了,另打制攻城器械,反复进攻,几个月后将内城攻克。
至此,南燕灭亡,前后大半年而已。
总结:
南燕实力确实不强,但好歹能拉出来九万步骑进行野战,且有“铁骑万余”,轻骑兵则更多,又是本土作战,补给方便。
刘裕10-11万军队,核心是三万精锐步兵,统率几千轻骑兵外加有一定野战能力的杂兵,深入敌境,破城灭国。
南燕战略应对错误。
舍不得“铲除青苗”,做不到坚壁清野。
还把刘裕放到了大岘关内,以为空旷的平原上骑兵占据绝对优势,可以轻松取胜,结果闹到派重骑兵冲击车阵这种笑话,失败在所难免。
其实,从头到尾慕容超的表现都非常急躁。
刘裕也不是非走大岘关不可,慕容超力主把他放进来,确实是错误,但不是致命错误。
两军在弥河第一次交战,公孙五楼“数千骑”败退,尤其是骑兵正面厮杀被打败,对他们的震撼应该比较大。
鲜卑骑兵居然打不过江东骑兵,那么预想中的优势还存在吗?
这时候就有点急了。
在临朐以南发现进军中的刘裕主力后,派铁骑“前后交至”,然后还让他们向车阵步兵冲锋,就是急躁的表现不一。
发现冲不动后,又督促前军车轮战围攻,这还不够,慕容超亲自带五万人出临朐,加入围攻行列,更是急躁中的急躁。
于是战机出现了,临朐空虚,被刘裕派人袭取,辎重尽失,被迫撤退。
慕容超这时候表现极其不合格,作为皇帝、统帅,撤退时“单骑出奔”,引发人心动荡。
这一战结束,南燕基本就剩苟延残喘了。
慕容超逃回广固后,兵力不足,士气低落,难以守御外城——广固是曹嶷营建的——于是很快被攻克,退守内城苟了几個月,还是没了。
最后说说本书邵勋和石勒之战。
其实步兵进攻骑兵优势的一方,核心要点是一样的:保障后勤通畅。
刘裕三十里筑一城,囤积资粮,就是为了后勤。
这个消耗是十分巨大的,而且也很关键,可以说保不住后勤线,一切成空。
主角比刘裕更方便,因为有白沟水系运粮,让骑兵难以抄掠,安全许多。
但也不是没有空子可钻,从一个节点到另一个节点,有时候会有短距离的陆上运输,这个可以攻击。
船队中途停靠的时候,也不是完全没有机会。
但就算你抓住这些机会,你还是做不到完全截断这条粮道——注意,是“完全截断”。
一般而言,大军出动,会随军携带至少一个月所需的粮草,有的甚至囤积足够三个月的粮草后,才向下一个目的地进发。
所以,不是你截断粮道后,人家就立即断炊的,但会引得他们军心动荡,并且试图重新打通粮道。
本书旨在打造第一刁民!...
大妖降世,卷风云万里,遍野尸横无归人。痴儿怨女,叹红尘滚滚,牵马负刀不回头。圣人云端坐,邪灵白日行。魏来自卑微而来,踏黄泉碧落,吞无边苦海,只为证天道已死!人道当兴!...
音乐影视绘画书法雕塑文学你都懂?略知一二。都会一点的意思?嗯,都会亿点的意思。怀揣系统,靠艺术征服世界,成为各界人士顶礼膜拜的无冕之王。...
末世时期战死的老军团长,重生为末世结束五百年后的新世纪小鲜肉(?) 每当我脑子里响起BGM的时候,就觉得自己无所畏惧。方召。 ...
千万年前,李七夜栽下一株翠竹。八百万年前,李七夜养了一条鲤鱼。五百万年前,李七夜收养一个小女孩。今天,李七夜一觉醒来,翠竹修练成神灵,鲤鱼化作金龙,小女孩成为九界女帝。这是一个养成的故事,一个不死的人族小子养成了妖神养成了仙兽养成了女帝的故事。...
穿越加重生,妥妥主角命?篆刻师之道,纳天地于方寸,制道纹于掌间!且看少年段玉重活一世,将会过出怎样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