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书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2 金珠灵米(第1页)

沈龙摘下腰间有些破旧的蓝色储物袋,面露追忆之色,这是他晋入炼气一层的时候,父亲沈光买给他的。

“生要见人,死要见尸,爹、娘,我一定会找到你们的。”

沈龙自言自语道,目光坚定。

他将储物袋口朝下,轻轻一晃,一片蓝色霞光掠过后,地上多了一些东西,一个青色布袋、一个陶罐、一把蓝色飞刀、一面黑色盾牌、一张金甲符、三十二块灵石和一瓶养气丹。

这是他的全部家当,他是水木火三灵根,修炼的是《玄水诀》,只能修炼到炼气九层,这是他母亲刘芸的主修功法,传承七代人了。

他将火球术和玄水罩修炼到大圆满,前者是攻击法术,后者是防御法术,不过他从未在外人面前使用过玄水罩,防人之心不可无。

猎妖队猎杀妖兽很危险,最危险的并不是妖兽,而是其他修仙者,猎妖者为了财物反目成仇,大打出手的情况不少。

沈光和刘芸跟随友人去寻宝,很可能就是发现重宝,友人见财起意,杀人夺宝。

这是沈龙想到的最坏情况,在巧兵堂工作五年,他接触到不少散修,很多散修外出一去未归,谁也不知道他们遭遇了什么。

沈龙打开青色布袋,里面是一些金黄色的米粒,米粒饱满,米香扑鼻。

这是金珠灵米,一年一熟,一般亩产三百多斤,金珠灵米蕴含灵气,适合炼气修士食用,对修炼有一定益处,不过味道一般。

金珠灵米最大优点是便宜,十斤一块灵石。

质量更好的灵米生长周期更长,蕴含的灵气更多,味道更好,不过价格不便宜,像沈龙这种散修是不舍得购买的。

对于他来说,能够果腹且对修炼有一定帮助就行,听说陈、韩、李三家种植了不少银髓灵米。

银髓灵米三年一熟,亩产两百斤,蕴含的灵气充沛,口感柔韧,米粒纤细。

陈、韩、李三家的新生代都是吃银髓灵米长大,按月发放,免费领取到十八岁。

沈龙十七岁修炼到炼气五层,同样是三灵根,同样的年龄,陈、韩、李三家的新生代大都是炼气六层,少数达到炼气七层。

除了修炼速度比较快,陈、韩、李三家的新生代住在灵气充沛的灵地修行,個别有辅助法器或者聚灵阵辅助修炼,身价富裕者,甚至饲养了灵兽。

灵兽所需的资源比修仙者多,这是缺点,它们的寿元普遍比同阶修仙者长,这是优点。

出身修仙家族或者修仙门派的修士,很可能生下来就继承了灵兽灵禽灵虫,起跑线比散修高不少。

在千竹谷以猎杀妖兽的散修不少,拥有灵兽的散修屈指可数,大都是战斗灵兽。

像那种偏向观赏型的灵兽,只有身家富裕的修士才会饲养。

沈龙听说李家饲养了不少冰须灵鱼,这种灵鱼肉质鲜美,可以烹饪成灵膳售卖,价格昂贵,同样对修炼有益,不过普通炼气修士根本消费不起。

沈龙抓了一把金珠灵米,放入陶罐之中,施展水球术,点点蓝色水汽涌现,化为一颗碗口大的蓝色水球,落入陶罐之中,淘米换水。

他的掌心亮起一道红光,一团赤色火焰在他的掌心涌现,包裹着陶罐。

没过多久,陶罐里的清水沸腾了,飘出一股浓郁的米香,沈龙却没有多大胃口,反而有些倒胃口。

自从父母失踪后,他都是依靠金珠灵米果腹,早就吃腻了,而这是大部分散修的日常,像陈、李、韩三家的修仙者,起码有一两个配菜,比较富裕的修仙者一日三餐都是灵膳。

热门小说推荐
霸道帝少请节制

霸道帝少请节制

言安希醉酒后睡了一个男人,留下一百零二块钱,然后逃之夭夭。什么?这个男人,竟然是她未婚夫的大哥?一场豪赌,她被作为赌注,未婚夫将她拱手输给大哥。慕迟曜是这...

梦醒细无声

梦醒细无声

重生潜入梦南宋不咳嗽完本作品,和本书人物也有相关,可以一起看。书友订阅群137118014由终点回到原点,洪涛又回到了他第一次重生前的时代,不过失...

极品妖孽归来

极品妖孽归来

他曾是圣殿国王,四大洲只手遮天,却因心爱女人的背叛,险些命丧黄泉。为复仇,他踏上回归路。在酒吧昏暗的角落,有佳人绝色,一个精彩纷呈的故事,就此展开...

霍少的闪婚暖妻

霍少的闪婚暖妻

陆家有两个女儿,小女儿是天上的月亮,大女儿是阴沟里的死狗。陆妈你长得不如你妹妹,脑子不如你妹妹,身材不如你妹妹,运气不如你妹妹,你有什么资格过得好,有什么资格幸福?陆微言姐姐,你的钱是我的房子是我的,你男朋友也是我的。你就安心地当又穷又没人要的老处女吧。陆一语凭什么?我也肤白貌美大长腿好么?分分钟能找个男人嫁了。陆一语的男友被她亲妹妹抢了,她的建筑设计图被她妈妈转手卖了。就在她因偷卖设计图面临坐牢时,一个她从未敢肖想且权势涛天男人出现了。霍予沉看了看手表,还有半个小时民政局关门,你知道该怎么做。...

少帅你老婆又跑了

少帅你老婆又跑了

少帅说我家夫人是乡下女子,不懂时髦,你们不要欺负她!那些被少帅夫人抢尽了风头的名媛贵妇们欲哭无泪到底谁欺负谁啊?少帅又说我家夫人娴静温柔,什么中医...

吞海

吞海

大妖降世,卷风云万里,遍野尸横无归人。痴儿怨女,叹红尘滚滚,牵马负刀不回头。圣人云端坐,邪灵白日行。魏来自卑微而来,踏黄泉碧落,吞无边苦海,只为证天道已死!人道当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