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书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216章 大明本质(第2页)

谁觉得北地西部地区是个聚宝盆,完全可以承包。

自己吃不下,可以找一堆合伙人来打包。

每年租金五千万银币,也不一次收十年的,四年两亿银币就行。

除了军事要地之外,承包方可以在那边随便折腾。

结果再没人敢提这茬了,这属于风险投资。

四年赌一次,而且耗资巨大,输了就没法翻身了。

打下整个北地,朝廷耗资将近两亿五千万银币。

修铁路的总成本约一亿五千万银币,总额在四亿左右。

昊菁皇帝正愁没法快速回本呢,有人就撞到自己枪口上了。

大明的商人经过昊菁皇帝的反复挑逗,早就学精了,现在都变成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了。

北地最大的两座金矿,一座位于唐努乌梁海,已经投产了。

另外一座则在北极的周国境内,截至到目前,投产三十多年了。

至于煤矿,山西和陕西有的是,本土完全不缺这玩意。

除非是矿主,否则二道贩子做中间商其实赚不到太多的钱。

北都附近还有开滦煤矿,南都则由两淮煤矿,其他矿藏没内线情报,普通人根本无从得知。

金矿都被昊菁皇帝带着一群抱大腿的给开采了,其他人想通过砍树、种地、捕鱼的法子从北地赚钱,那就是天大的笑话了。

昊菁三十七年(1680),朝廷岁入达到两亿五千万银币,太仓盈余,即账面库存达到约八千万银币。

略微超过了当初制定的岁入一亿五千万两银子(两亿两千五百万两银币)的小目标。

故而对西征的财务压力是完全可以负担的,现在无非是赚得多且花得多的状态。

不过本着骗点是点的原则,昊菁皇帝对钱多人傻的猎物从来就不会放过……

大明帝国已经实现了财务上的“两转元”,因为后者更容易称重、制造、识别、携带。

金币和纸币暂时不考虑制造,前者是银行储备金,后者不能防火防水。

以银币作为主要货币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这玩意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均认可的硬通货。

与大明帝国进行商业往来的各国商人都愿意接受银币,背后的各国也只能选择接受。

最开始是倭国人,然后是荷兰人、法国人与奥斯曼人。

有了这四个带头之后,威尼斯、瑞典、葡萄牙、波斯、暹罗、泡菜等国也就从善如流了。

大明是缺乏银矿的,但有了本土的金矿,以及掌握了新印加帝国的铜矿之后,那就不愁换不到白银来制造银币了。

新印加帝国皇帝波洛视大明王师为神军,没有神军的保护,不出半个月,他就得被卷土重来的西班牙人给献祭了……

本着友好合作且互利互惠的原则,对于该帝国境内的铜矿,双方平分利润,大明船队直接拿走冶炼出来的四成精铜。

每年运抵大明本土的精铜可达两万吨,折银五千万两,可制造七千五百万枚银币,刨去火耗也有七千万枚左右。

这笔钱在西方某国或许是天文数字,能够迅速制造通货膨胀,但在大明却不会。

朝廷用银币从农户手里购粮,农户用银币来购买生活用品,生活用品则是商贾们制造的。

商贾再用赚来的钱进行扩大再生产以及投资项目,后者的资金则会流入朝廷和昊菁皇帝的口袋里。

昊菁皇帝再把钱借给朝廷,用来采购各种军事物资,物资又是商贾与昊菁皇帝的工厂生产的,这就形成了良性循环。

换成西方某国,即使某国王知道这个流程,由于本国体量有限,也很难玩得转。

大明属于大马拉大车装大货,每个环节的体量都足够大,消化来自南美的精铜自然不成问题。

尽管开启工业化多年,大明至今还有在册农业人口超过一亿八千万。

在天灾的年景,缺乏粮食是个问题。

在风调雨顺的时候,粮食过剩还是个问题。

朝廷想要大规模吃进,就需要足够多的钱才行。

热门小说推荐
医妃惊世

医妃惊世

她本是实力强悍,医术超群的世家家主。  一朝穿越成将军府的废柴嫡小姐,成为第一位被退婚的太子妃,人人嘲讽!  选秀宴上,她被赐嫁给鼎鼎有名的残废王爷。  ...

我真不是学神

我真不是学神

苏恒重生平行世界,却发现这是大明650年,崇祯大帝是人类第一位灾变境强者,只身渡星宇,单手灭星球,无数高中大学,教导的是人体修炼进化学说,精英大学生飞天遁...

财运天降

财运天降

陆原语录作为一个超级富二代装穷是一种什么体验?别拦着我,没有人比我更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

我是都市医剑仙

我是都市医剑仙

医者无不活命,剑出血洒长空。从来没想到,学习这么多年治病救人的同时,竟然也将传说中剑仙传承给修炼了,原本以为只是故事的一切,却在自己身上逐渐发生...

闪婚厚爱:误嫁天价老公

闪婚厚爱:误嫁天价老公

简然以为自己嫁了一个普通男人,谁料这个男人摇身一变,成了她公司的总裁大人。不仅如此,他还是亚洲首富帝国集团最神秘的继承者。人前,他是杀伐果断冷血无情的商业帝国掌舵者。人后,他是一头披着羊皮的狼,把她啃得连骨头也不剩。...

吞海

吞海

大妖降世,卷风云万里,遍野尸横无归人。痴儿怨女,叹红尘滚滚,牵马负刀不回头。圣人云端坐,邪灵白日行。魏来自卑微而来,踏黄泉碧落,吞无边苦海,只为证天道已死!人道当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