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一天,刚直又爱玩的龙对另一条龙说道:“海底所有可以观赏的景物都已经看过了,每天过同样的日子没什么意思,想去陆地上开开眼界。”慈悲宽容的龙却不想去陆地,说道:“如果不小心在陆地上遇到恶人,一定会有麻烦的。况且以龙的真身出现,也会让那些人受到惊吓。”而爱玩的龙想了个好办法,那就是变化成小蛇。如果上没有行人,他们就在道路上游玩;如果有人出现,他们就躲到路边不让他们看到。这样既不会惊吓到人们,也不会被人们伤害。
那条生性慈悲的龙见朋友这么渴望到陆地上去,于是就同意了它的建议。两条龙一起来到陆地上,变化成两条小蛇,准备到处观赏游玩。不料,没多久他们便遇到了一条毒蛇。毒蛇看到这两条小蛇,就不怀好意地竖起前半身,吐出毒液,想要加害它们。爱玩的龙看见毒蛇非常愤怒,想着毒蛇有眼不识泰山,对着毒蛇那无缘无故地加害,爱玩的龙就要加以报复。但是那条慈悲的龙立刻制止了它并劝说他,说他俩是要修自利他的菩萨行者,对于不知因果、随顺习气的众生所犯的过错,都应当宽容、原谅他们。而且,能忍众生所不能忍,这是圣者的教训,他俩一定要遵循。只知道依照自己的贪念欲望而行动的人是狂夫,没有仁义之心。嫉妒心、报复心会把我们引向深渊,只有安忍而不动心,才是菩萨行者所为。
爱玩的龙本来已经起了嗔恨心,听到朋友的话之后,自觉惭愧便放弃了报复的念头。为了不让毒蛇再犯错,两条龙见毒蛇总是想要加害它们,就决定回到海里去,这样毒蛇没有了可以加害的对象,也就不会再犯错了。
原本在一旁虎视眈眈的毒蛇,看见两条小蛇恢复了龙的真身后才知道自己刚才犯了大错,差点就因此断送性命,不由得惊惶恐怖,羞愧难安。而当时两条龙的神威令天地震动,乌云涌起,大雨普降。
其实这则故事写的主要人物就是释迦牟尼佛,阿难尊者和提婆达多的过去生。当然,释迦牟尼佛就是那条慈悲的龙,其弟子阿难尊者就是那条刚直又爱玩的龙,而一再加害佛陀、且不断被宽恕的毒蛇就是提婆达多。
宽恕他人,特别是原谅对手,这好像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因为他们心中放不下已有的仇恨,他们希望的是看到对手惨败甚至倾家荡产的下场。但是当对手真的如他所愿,误入歧途、走上绝路的时候,他们的心理也是不好受的。所以与其事后后悔万分,不如事先原谅对方。
只有宽恕才能化解矛盾,只有宽恕才能消除隔阂,只有宽恕才能获得理解,也只有宽恕才能赢得支持。宽恕,不论对人对己来说,都会成为一种无需投资便能大把收藏的“精神财富”,学会宽容不仅有益于个人身心健康,而且对保持家庭和睦、幸福,人际关系良好,事业、前途的光明都有极大的帮助。野花把香气留在了践踏自己的马蹄上,这就是一种宽容到极致的境界。用心中的大爱化解仇恨,用宽容的心怀原谅别人,这是高尚的人才可以做到的事情。
从前有一位国王,他年纪大了想把自己的王位传给他三个儿子中的一个,为了检验他们三兄弟,他让他们到外面去游历一年。等到一年后回来告诉自己的父亲他们在过去一年中所做的最高尚的事情。只有真正做过高尚事情的人,才有资格继承王位。
于是三个儿子各自到了社会上待了一年。一年过后,他们回到了国王跟前,分别告诉国王自己这一年来在外面的收获。
大儿子说在游历期间曾遇到一个陌生人。他们原本素不相识,可是那位陌生人十分信任他,托他将自己的一袋金币交给他住在另一镇上的儿子。于是他走了很久来到了另一个镇上,找到了陌生人的儿子,把金币原封不动地交给了那人的儿子。国王听后点了点头说他做得很对,不过诚实是做人必备的品德,那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还算不上是高尚的事情。
接下来二儿子说他一个人独自旅行,到一个村庄。不幸的是他刚好碰上一伙强盗打劫,他冲上去帮村民们赶走了强盗,保护了他们的财产。国王说他做得很好,但救人是他的责任,也称不上是高尚的事情。
最后三儿子说在这一年中,他有一个仇人总是想方设法来陷害他。幸亏自己反应及时,躲过了仇人的暗杀,否则他差点死在仇人的手上。在一天夜晚,他独自一人骑马走在悬崖边。突然发现自己的仇人正在一棵大树下,当时仇人睡得正香,毫无防备,只要他轻轻一推,仇人就可以掉下悬崖摔死。于是他叫醒了仇人,告诉那人在这里睡觉很危险,并劝告其赶紧继续赶路。
后来,他在路上遇到了一条河,就在他下马准备过河时,一只凶猛的老虎突然从旁边的树林里跑出来,恶狠狠地扑向他。他当时一下子给吓蒙了,竟然在那一动不动。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自己的仇人从后面过来,一刀捅死了老虎。他觉得很意外,结果仇人告诉他原来是自己救其在先,他的仁爱化解了仇人心中的仇恨,所以仇人决定和他成为朋友。自己想着这实在是不算做了什么大事。国王听后严肃地说,能够让自己的仇人帮助自己,这本身就是一件高尚而神圣的事。三儿子做了一件高尚的事,所以国王决定把王位给三儿子。
宽恕他人,用自己的行动来感化他人,这才是做人的真谛。一个高尚的人能做到的事就是用宽容的心怀原谅别人,用心中的大爱化解仇恨。而一个心胸狭窄的人是根本做不到这一点的。所以宽容不仅仅是一种修养,更是一种境界。
气量大者,方能成事
人的气量有大有小,智力有高有低,命运也千差万别。比如家庭富裕的人,气量大就添财进福,气量小就招灾惹祸;地位高贵的人,气量大就受人拥戴,气量小就众叛亲离;聪明的人,气量大就事业有成,气量小就难成大事;愚蠢的人,气量大就身心安泰,气量小就祸不单行……
可以说,有气量是低调的一种表现。感情用事,常常是不会有好结果的。气量大一点,做一些合理的、适当的,理智的让步,必将有助于矛盾的消除和事情的解决。
东晋时期,前秦苻坚手下的重臣王猛曾率大军前去与前燕作战。开战前,徐成违背了军令,依法当斩。因徐成是邓羌的部下,所以邓羌出来说情,遭到王猛拒绝。邓羌一气之下与之反目为仇,要兴兵谋反杀掉王猛。王猛问他为什么要谋反,邓羌说:“我们一起出来与前燕作战,有人在内部自相残杀,所以我要除掉这个奸贼。”王猛考虑到大敌当前,以大局为重,便容忍了邓羌这种犯上作乱的行为。不仅赦免了徐成,而且为了团结邓羌,还故意说了些恭维他的话:“我并非真的要杀徐成,只是试试将军。将军对自己的部下如此讲义气,何况对国家呢!这样,我就不怕前燕的军队了。”
其后,战争进行到白热化的阶段,王猛要调动邓羌的军队前去应敌。在这关键时刻,邓羌却向他提出打败燕军后要让他出任司隶校尉的无理要求。王猛很为难,回答说:“这不是我可以决定得了的。”王猛说的是实情,可是邓羌竟然按兵不动,并以此相要挟。王猛再次从全局出发容忍了邓羌,亲自向邓羌赔礼道歉,答应了他的无理要求。邓羌这才带着人马出战,一举歼灭了前燕的军队。
后人评论此事说:“邓羌请郡将以挠法,徇私也;勒兵欲攻王猛,无上也;临战豫求司隶,邀君也。有此三者,罪莫大焉!猛能容其所短,收其所长,若驯猛虎、驭悍马,以成大功。”这段评论非常中肯,深刻说明了王猛在关键时刻能够“容其所短”而“收其所长”。假如王猛只是就事论事,一怒之下杀了邓羌,当然在道理上讲也是站得住的,但是如果从全局利弊短长的角度来考虑,就不如“姑且容忍”更高明了。也正因如此,在大敌当前的严重时刻,王猛维护了自己内部的团结统一,才顺利地完成了彻底消灭前燕、俘虏前燕君主的大业。
“宰相肚里能撑船”,“小不忍则乱大谋”,这些都是告诫人们,非大气量、大胸怀者不能成大事。居上位者特别需要宽宥的大气量,律法不外人情,但看你怎么解释:法外开恩常能为自己招来死忠之士。秦穆公的遭遇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春秋时期,秦国与晋国在中原地区争霸,数十年间,双雄战事不断,互有胜负。有一年,秦穆公和晋惠公各自亲率大军,在韩原地方交战。结果晋国打了败仗,惠公仓皇逃命,却不料坐骑陷足于泥泞之中,不能行走。穆公及麾下将士见状,飞也似的追赶上去,想要擒掳惠公。可是还没追上,晋国的军队就重重地包围了过来,反而把秦穆公给困住了。晋军见机发动猛烈的攻势,并把秦军阻挡在外围,切断救援。眼看穆公就快被晋军击杀了,秦军却是一筹莫展。就在生死存亡之际,秦国阵中冲出一小支队伍,向晋军直撞了过去。只见他们个个奋不顾身,拼死冲锋,终于把晋军的包围网突破了一个缺口,救出了穆公。其他秦军见机不可失,趁此如虹气势,乘胜追击,杀得晋国溃不成军,反而将晋惠公给俘虏了。
原来在开战之前,秦穆公有一匹很好的马逃脱,跑到岐山附近。当地居民不知道这匹马的来历,把它捕获之后,便将它煮熟吃了。当时一起分享这匹好马的,一共有300多人。负责马政的官吏追踪这匹好马的下落,发现是被岐山的居民吃掉的。于是把吃过马肉的300多人全都捉了起来,送到朝廷,交给有关的官员治罪。穆公知道这件事后,便说:“作为仁人君子,不可为了牲畜的事情而杀害了人的性命。我曾经听说,吃了好马的肉,一定要饮酒,否则有伤身体。”便命人将他们放回,并各赐一瓶酒,赦免他们偷吃马的罪责。
这300多人原以为会获罪受惩,没想到穆公竟不加追究,非但赦免了他们,还多加体恤,赐予美酒。众人无不喜出望外,感怀穆公恩德,当听说秦国要去攻打晋国的时候,便一同投身军旅,为国效命。后来在战场上,正遭逢穆公危急窘迫,生死一线的危急关头,300多条好汉便死力救驾,以报其赦罪之德。
没想到,正由于这300多人的奋战,穆公捡回了一条命,还让秦国生擒了晋君,大获全胜。
我们无法去估算一次宽容能带来多少回报,也无法预测对方会不会回报,但可以肯定的是,宽宥所带来的人际方面的正面效应比负面效应大,而这也是人类社会维持平衡的一个很重要的机制。一个具备宽宥能力的人,也必然具有大胸襟、大气量,这样的人才更容易得到别人帮助,才更容易成功。
退一步海阔天空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次,一个青年人到河边钓鱼,遇到一捕蟹老人,身背一个大蟹篓,但没有上盖。青年人出于好心,提醒老人说:“大伯,你的蟹篓忘了盖上。”
老人慈祥地看了青年人一眼,说:“小伙子,谢谢你的好意。但我想告诉你:蟹篓可以不盖。因为要是有蟹爬出来,别的蟹就会把它钳住,结果谁都跑不掉。”
有的人就很像蟹。记得某地发生大地震,有个小煤矿的工人谁也不甘落后,争先恐后往外挤。由于坑道口太小,把出口堵死了,结果谁也无法逃生。而在附近也有一个小煤矿,队长当时很镇定,他大声喊道:“大家不要挤!一个一个来。”他自己并不急于逃生,而是留在后面指挥。结果20多个矿工全都安全逃了出来,他自己也脱离了险境。
山不转水转,水不转路转。有时一个举手之劳可使一个人渡过难关,有时一时的宽容换来的可能是一世的福分。也往往因为这样,在你渡过难关的时候,也会收获意外的成果。记得曾看过这样一篇故事。
某君博学多才,是乡里有名的绅士。一日,他赶着去参加一个诗会,急匆匆地就出门了。去那个诗会有一条必经之路——独木桥。刚好这天是逢集,来赶集的人也要从这条独木桥上经过。
刚到独木桥边,见有一老婆婆正从对面上桥,他一想自己是绅士,不能没风度地叫老婆婆让他先过,于是就礼貌地让老婆婆先过桥,老婆婆过来以后他还很绅士地向她微微一笑,老婆婆夸他真不愧是大家公认的绅士,他心里美滋滋的。
见老婆婆过了桥他又准备过桥了,恰巧这时他看到有一个孕妇已经在那头上了桥,尽管心里有些不乐意,但还是很礼貌地让孕妇先过了,孕妇过桥以后也夸赞他有风度,他也是对那孕妇报之一笑,以示风度。他看了看日头,时间是迫在眉睫了,于是低着头就直往桥上冲。
走到桥的一半,却与迎面而来的樵夫撞了个满怀,他有些生气了,但为了保持他的绅士风度,还是强忍着怒火,礼貌地对那樵夫说:“请让我先过去吧。”樵夫不乐意地回答:“你没看见我这肩膀上扛着很重的柴火吗?为什么你不让我先过呢?”绅士也急了:“你这个没文化的粗人!赶快让我过去!我要赶着去参加诗会!”樵夫并没有要让他过去的意思:“就你的时间要紧啊,你不知道今天是赶集吗?要是去迟了,我这担柴火还卖给谁,我一家老小吃什么?你以为像你们这些自视清高的文人写诗做文章就有饭吃了吗?”
二人就这样喋喋不休地吵了个没完。绅士一看参加诗会的时间早过了,索性也就赖在桥上了。樵夫心里盘算着,就算此时过桥,那买柴火的人也早走了,你赖在这里我也不会让你,任凭后面赶着要过桥的人怎么劝说,他们就是不让,就这样僵持着。
这时,桥下漂来一叶小舟,小舟上坐着一位神态悠然的老和尚,绅士赶紧叫住了那和尚:“老师傅,请慢行,您来给我评评理。”和尚问是怎么回事,樵夫和绅士都理直气壮地把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老和尚向樵夫问到:“你这担柴火能卖多少钱?”“如果去得早,能顺利地全卖完的话,可卖10文。”樵夫回答。老和尚“哦”了一声继续问到:“那现在若是让你先过桥,你这担柴火还能卖完吗?”樵夫听他这么一问更来气了:“被他这么一挡,市集早散了,我还卖给谁?”这时老和尚不慌不忙地说:“既然如此,你为什么一开始不让这位绅士先过桥呢?这样一来,他可以按时去参加诗会,而你也可以顺利把柴火卖完了。”樵夫被问住了,无言以对地低下头。
简介宇宙杀神渡劫陨落,重生为地球上的废材少爷,身边还有个貌美如花的未婚妻,这一世,注定不平凡他无心世俗,却成为地下世界的王者他医术无双,让无数人千...
一念成沧海,一念化桑田。一念斩千魔,一念诛万仙。 唯我念永恒 这是耳根继仙逆求魔我欲封天后,创作的第四部长篇小说一念永恒...
九天大陆,天穹之上有九条星河,亿万星辰,皆为武命星辰,武道之人,可沟通星辰,觉醒星魂,成武命修士。传说,九天大陆最为厉害的武修,每突破一个境界,便能开辟一...
日更十章他是龙族龙子,却蜕变天赋失败,自巅峰跌落。圣女未婚妻自斩身孕,杀他证道。家族视他为耻辱,将他逐出,从族谱除名。绝境中,他苏醒前世记忆,华夏神龙...
云想想上辈子是个风风光光的大明星。 这辈子她想要做个兢兢业业的好演员。 爱惜羽毛,宁缺毋滥,不靠粉丝数量说话,作品才是底气。脚踏实地的靠自己一步步迈向...
穿越加重生,妥妥主角命?篆刻师之道,纳天地于方寸,制道纹于掌间!且看少年段玉重活一世,将会过出怎样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