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4。马戛尔尼访华
乾隆皇帝文武兼备,颇有些雄才大略,但他好大喜功、虚骄恃气,中华民族的落后与他不无关系。他在位60年间,先后出京巡游24次,每次都以祭祀孔子或巡查水利工程等为借口,真正目的却是想游山玩水、夸耀功德、显示皇威。他曾经六下江南,仅从北京到杭州修建的行宫就达30处,耗费白银2000万两。晚清的慈禧太后一向以奢侈著称,但她1900年因八国联军入侵北京逃往山西后,也不禁为乾隆当年出游五台山时用过的器物而惊叹。
1792年,英国政府任命乔治·马戛尔尼为正使,乔治·伦纳德·斯当东为副使,以祝贺乾隆80寿辰的名义率使团访问中国。1793年8月,他们乘坐的“狮子号”炮舰和两艘英国东印度公司提供的随行船只抵达天津。9月,乾隆在承德避暑山庄接见了他们,马戛尔尼将带来的600箱礼物呈献给乾隆,其中包括一门英国当时最先进的榴弹炮。直到1860年英法联军闯入圆明园,也就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时,这门大炮的“包装”始终没有打开过。马戛尔尼还带来了最能代表英国实力的蒸气机、棉纺机、织布机,以及步枪、连发手枪、天体运行仪、地球仪、自鸣钟,甚至还包括一个配备了驾驶员的热气球,乾隆统统不感兴趣。他感兴趣的事情是想办法让马戛尔尼对自己三跪九叩,马戛尔尼则坚持像觐见英王那样只单膝下跪、吻手,绝不叩头。折腾了很长时间,双方妥协,乾隆最终同意马戛尔尼只行单膝下跪礼,不必叩首,但很不开心。当马戛尔尼抛出他此行的真实目的,提出与中国互派使者、增开通商口岸、要求降低关税,并且要求获得舟山附近一座不设防的小岛,供英国商人居住、存放货物时,乾隆非常反感,一口拒绝,宣称“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不需要外国商品即可自给自足,并且警告他们不准再去不允许对外贸易的浙江、天津等地经商,否则必遭驱逐。
马戛尔尼碰了一鼻子灰,不久便离开了中国。但在沿大运河南下返抵广州的路上,他注意到绝大多数中国军人使用的都还是刀枪弓箭之类的冷兵器,也注意到了中国沿海不堪一击的炮台。他在归国途中写道:“中华帝国只是一艘年代久远、破烂不堪、风雨漂摇的一流战舰,侥幸出现的一批干练而警觉的官员们已设法支撑了它150年,并以它庞大的体积和外观震慑四邻。然而,一旦某个无能之辈碰巧控制了甲板,这艘战舰的纪律和安全也就不复存在了。”马戛尔尼看出了所谓“盛世”背后的败亡之兆,认为中国不过是个“泥足巨人”,很容易被打倒在地。
人物:
斯当东父子
斯当东归国后,将自己在访华期间的所见所闻详细记载下来,写成了《英使谒见乾隆纪实》一书。与他同行的还有其子小斯当东,当时年仅11岁,乾隆曾经把他抱上“龙膝”,以示亲切。48年后,正是已成为议员的小斯当东在英国议会力主对中国动武,英国主战派才以微弱优势获胜,发动了鸦片战争。
5.闭关锁国
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中外交往。
清初,为了防范聚集在东南沿海岛屿上的民族英雄郑成功领导的抗清力量,清政府颁布了禁海令,严禁人民出洋贸易,并将沿海居民一律内迁50里,违者一律处斩。不过,它依然允许“随贡贸易”,也就是允许外国使团来华进贡时携带货物出售。同时沿袭明代前例,允许中外商人在澳门这个惟一指定地区进行贸易。尽管如此,它依然严重阻碍了沿海经济和对外贸易、交流的发展,导致清政府关税收入很少,也引发沿海百姓不满。
1685年,康熙皇帝放宽海禁政策,在江苏、浙江、福建和广州设置了4个通商口岸。各口都设置有海关监督,管理进出口贸易,征收关税。第二年,广州地方政府还招募了13家较有实力的行商,指定他们与外商做生意并代海关征缴关税,称其为“洋行”。这是后来的“广东十三行”的前身。十三行享有垄断特权,外商无论是采购中国的特产,还是销售洋货,都必须经过十三行。同时,十三行的行商们还负有替清政府严密监督外商的责任。
广州距欧洲航海距离最近,所以此后数十年里西方商船主要集中在广州进行贸易,其余三个口岸几乎被放弃。然而1755年,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一支商船队打破上述惯例,直奔浙江宁波口岸进行交易。由于此前已经好久没有洋船北上,这次却忽然闯入海滨要地,让清政府很不适应,甚至感到恐慌。乾隆本想通过提高宁波海关关税的办法来阻止洋船北上,但未能达到目的。于是他急调熟悉外贸事务的两广总督杨应琚任闽浙总督。杨应琚调查得知,外商之所以赴浙江贸易,是因为他们采购的货物以浙江的丝绸、福建的茶叶和江西的瓷器为主,就近置办货物,能节约不少成本,仅仅提高关税并不足以抑制外商北上贸易。他上奏称,浙江的天然防御条件和防务实力都不能与广东相提并论,考虑到洋船高大如屋,来去无常,尤其还装载着炮械火力,云集商港对清军水师无疑是个巨大威胁。加之江南属于财富重地,不能听任洋船自由出入,因此将对外通商限制在广东一地才是上策。乾隆采纳了他的“上策”,下令封锁江苏、浙江、福建三省关口,仅限广州一地对外贸易。此后直至鸦片战争,中外贸易的惟一口岸和贸易中心就是广州。
乾隆等于走上了回头路,但他本质上并不反对西方事物。他那么做,只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他还曾经对法国产生过浓厚兴趣,打算派外交使团会见法国国王路易十六。但1789年,法国爆发了大革命。4年后,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成为法国历史上唯一一个被处死的国王。在乾隆看来,这可不是什么革命精神,而是必须镇压也必须防范的暴民思想。正是在路易十六被处死那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来到中国。处在敏感时期的乾隆,果断拒绝了英国的请求。
人物:
路易十六
路易十六是个不务正业的国王。他最喜欢的事情是制锁,且有一定天赋。他的皇宫中有一间全法国最高级的五金作坊,他经常把自己关在里面,与各种工具、各种锁相伴。他还曾高薪聘请民间著名锁匠加曼,虚心求教。大革命爆发之初,他并未被处死,但他积极联络国内外反革命势力,试图反扑。相应信件被他用一把特制的锁锁在一个保险箱里,他认为世上没有人能打开那把锁。但那把锁被他高薪聘请来的加曼打开了。人们看到他通敌的信件后,一致要求处死他。此外,他还亲自改进过断头台的铡刀,并最终死在了这种新式铡刀下。
6。官逼民反
1796年,乾隆把皇位传给嘉庆,自己做太上皇,继续控制权力。同年,历时9年的白莲教大起义爆发,这次起义结束了所谓的“康乾盛世”,也令清王朝元气大伤,逐渐走向衰落。
白莲教在明代以前称作明教,是一个综合了佛教、道教及外来宗教摩尼教等宗教教义的民间宗教组织,长期以来在川、楚、陕三省交界的原始森林地带进行传教活动。白莲教倡导“穿衣吃饭,不分你我”的教旨,深受遭受官僚、地主、富商等多重压榨的贫苦农民的欢迎。乾隆末年,白莲教的势力已经很大,教民遍布川、楚、陕、豫、甘等省区,并准备发动起义。结果引起清朝统治者的不安,大批教首、教徒死于乾隆末年的疯狂大搜捕。各地教首便以“官逼民反”为口号,号召天下教徒奋起反抗。
1796年年初,嘉庆刚刚登基,白莲教首领张正谟与聂杰人便首举义旗,率领教众在湖北宜都、枝江一带起义,各地教徒纷纷响应。嘉庆深知白莲教的来历和威力,急派湖广总督毕沅、陕甘总督宜绵、四川总督福宁、湖北巡抚曹龄等人率兵围剿,同时采用剿抚兼施的手法,以免罪、招降、奖励等宽大政策分化、瓦解起义军。3月初,聂杰人在战斗中被俘、被杀,但湖北、四川、陕西、河南、甘肃等地到处燃起了反抗清朝的战火。湖北襄阳人王聪儿,是个出身江湖艺人的女首领,她带领义军惩杀贪官,开仓分粮,从湖北一路转战到河南、四川和陕西。1798年,她与姚之富率领的女兵们在湖北郧西被官军包围,为了不被官军捕获,纵身跳下悬崖而死。徐天德率领的四川达州义军,则是白莲教大起义中影响最大也最久远的一支。他们纵横巴山蜀水,坚持奋战,共击毙清朝将官数百人。
白莲教大起义共击毙清朝将官400余人,迫使清廷从全国16个省调集大批兵力,共耗费2亿两军费才把起义军镇压下去。白莲教起义虽然以失败告终,但它动摇了清廷封建统治的根基,之后,不同形式、不同规模的武装斗争此伏彼起、延绵不断:1813年华北地区爆发的天理教起义,1822年的河南新蔡人民起义,1831年的广东黎族人民起义,1832年的湘西瑶族人民起义,太平天国起义,小刀会和义和拳……等等,直到清朝灭亡,几乎一天也没停止过。
医者无不活命,剑出血洒长空。从来没想到,学习这么多年治病救人的同时,竟然也将传说中剑仙传承给修炼了,原本以为只是故事的一切,却在自己身上逐渐发生...
他曾是圣殿国王,四大洲只手遮天,却因心爱女人的背叛,险些命丧黄泉。为复仇,他踏上回归路。在酒吧昏暗的角落,有佳人绝色,一个精彩纷呈的故事,就此展开...
简介宇宙杀神渡劫陨落,重生为地球上的废材少爷,身边还有个貌美如花的未婚妻,这一世,注定不平凡他无心世俗,却成为地下世界的王者他医术无双,让无数人千...
末世时期战死的老军团长,重生为末世结束五百年后的新世纪小鲜肉(?) 每当我脑子里响起BGM的时候,就觉得自己无所畏惧。方召。 ...
伴随着魂导科技的进步,斗罗大陆上的人类征服了海洋,又发现了两块大陆。魂兽也随着人类魂师的猎杀走向灭亡,沉睡无数年的魂兽之王在星斗大森林最后的净土苏醒,它要...
穿越成了光明神,从此开启招收信徒,发展神国,称王称霸,为所欲为的羞耻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