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书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1章 地形也是一部兵书地形篇(第3页)

于是,苏轼把吴味道叫到跟前,问卷内是什么东西。

吴味道惶恐地上前说道:“我今年秋天有幸得到推荐成为乡贡进士,同乡凑集了十万钱送给我,作为赴京师的路费。我用了其中的一部分钱买了二百匹建阳薄丝。但是考虑到沿途所有的地方都要抽税,到京城时恐怕剩不到一半了。于是私下想,当今天下名望最高,并且喜欢提携奖掖读书人的,只有先生您和苏侍郎了。即使这件事情败露了,也一定会得到宽恕。因此我就假借先生的名衔,封好了货物往京城而来。没想到先生您已经先来到这里任职,真是罪责难逃。”

仔细打量了一会儿后,苏轼笑着叫来掌管文书的官吏,把旧封除去,另题自己的新官衔,附上“送至东京竹竿巷”苏辙处字样的字条,并亲自给弟弟写了封书信,一同交给吴味道,让他带到京城去。

过了一年,吴味道考中进士,特地回来向苏轼表示感谢。苏轼非常高兴,两人成了至交。

吴味道进京赶考,冒充苏轼之名携带物品以图逃税,按律本当问罪,但苏轼了解举子的艰辛,不但没有处罚他,反而真心地对他提供了帮助。吴味道考中之后,自然不会忘记苏轼的恩惠。苏轼是出于同情才这样做的,但客观上又多了一个官场上的好朋友。

苏轼的这种同情,体现的就是我国传统儒家思想的核心——“仁”。

◎认识规律,利用规律

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可全。

——《孙子兵法·地形篇》

既了解敌方,又了解我方,争取胜利就不会有多大危险;懂得天时,也懂得地利,夺取胜利就有完全的把握。

精读

孙武在本篇列举了六种地形之后,紧接着又提出了“六兵”(“走兵”、“驰兵”、“陷兵”“崩兵”、“北兵”、“乱兵”),并且强调指出:这六种败兵的出现,主要的原因还不是由于地形的原因,而是为将者用兵的失误;地形对于战争的胜利,只是一个辅助条件,胜败的关键,是为将者是否善于掌握“战道”,也就是战争规律。

这“战道”究竟是什么?归结一点,那就是:“知己知彼,知天知地。”一切都要按“战道”办事。

“彼”,指的是敌方。知彼,可以说是“四知”中最复杂、最困难的方面。孙子突出加以强调,认为:“不知敌之情者,不仁之至也。”“凡军之所欲击,城之所欲攻,人之所欲杀,必先知其守将、左右、谒者、门者、舍人之姓名,令吾间必索知之。”(《用间篇》)

“己”,指的是我方。孙子十分重视知己。知己不仅是多方面的,甚至矛头直指国君:“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不知三军之事,而同军之政,则军士惑矣;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军士疑矣。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是谓乱军引胜。”(《谋攻篇》)

“天”,孙子认为:“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天是纯粹的物质现象,而“知天”则是取得军事胜利的必不可少的条件。《火攻篇》所叙述的更为明白:“发火有时,起火有日。”把知天与军事行动密切联系在一起,是“知兵”的重要方面。

“地”,孙子明确指出:“地者,高下、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他还强调说:“地形者,兵之助也。”为了知地,他十分重视利用向导,认为“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地利”。

“彼、己、天、地”,孙子认为,乃是实在事实,无任何虚幻神秘的成分,只有认真慎察其事实,从实际出发,乃能正确确定战争的战略和战术指导原则,克敌致胜。

掌握战争规律,按照战争规律办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就难了,甚至会有很大的风险。难就难在,有时候,要坚持按战争规律办事,甚至皇帝老子的话都不能听,都要“顶撞”,这风险还不大吗?然而,要克服这个“难”,要敢于冒这份风险,依靠的又是什么呢?孙武回答说:“进不求名,退不避罪,惟民是保!”这就是说,只有不图个人名位,不畏惧可能招致的罪责,而以广大民众利益为思考问题、作出抉择的惟一出发点,才能真正地坚持“战道”。两千多年前,孙武能站在这样的人生观与得失观的高度来考察问题,不能不发人深省,令人敬佩。当然,孙武是站在民本主义立场上讲这个话的。民本主义的特点仍是以封建皇权为前提的,因此他才说,“惟民是保”也“利合于主”,即符合封建君主的根本利益。这是孙武的时代局限,我们不能苟求古人。

仔细思考一下,打仗有“战道”,要按战争规律办事,而做其他什么事也都有“道”存焉,也都得要按规律办事。办事要明理,办事要研究规律,这是我国在办事理论研究上的一大特色,是任何人都不能否定的。“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是中国人在办事中奉行的至理名言。从古到今,凡是有志办好中国事情的仁人志士,无不在明事理,探究办事规律上进行不懈地追求。但是,最值得让人敬佩的是毛泽东同志,他认真总结并继承和发展了我国几千年来对办事规律研究的成果,对办事规律科学的表述为:

“大家明白,不论做什么事,不懂得那件事的情形,它的性质,它和它以外事情的关联,就不知那件事的规律,就不知道如何去做,就不能做好那件事。”他明确指出了,不论办什么事,只有懂得那件事的规律,才能办好那件事。

案例

公元208年(献帝建安13年),曹操率领马步水军83万,水陆并进,计伐东吴。诸葛亮分析天下形势,向刘备建议:往投东吴,使南北相持,我军将可从中得利。刘备接受了诸葛亮的献计,当即派他去东吴进行游说。诸葛亮奉命来到江东,几次用计,多番曲折,先是“舌战群儒”,促使孙权与周瑜下定决心与曹军抗争。然而,在这过程中,由于诸葛亮屡屡表现出非凡的智慧与才能,遭到东吴都督周瑜的嫉恨,周瑜决心设计除掉诸葛亮,为东吴根除后患。草船借箭就是因周瑜蓄意谋害诸葛亮而由诸葛亮导演出的精彩一幕。它生动地说明诸葛亮用兵具有知己、知彼、知天、知地的特点和才能。

却说这一天,周瑜在大营中邀请诸葛亮与众将官一道议事。大家坐定后,周瑜对诸葛亮说:近日即将与曹军会战,水上交锋,先生以为应该用何种武器为先?诸葛亮说:大江之上,两军交锋,应以弓箭为先。周瑜说:先生所言,正与我意相合。只是现在军中箭枝甚缺,能否请先生监造10万枝箭,以作应敌之需;这是公事所在,还望先生不要推辞哩!诸葛亮明知这是周瑜设计陷害,但他却心中有数,便回答说:都督委派之事,我岂敢推辞,只是不知10万枝箭,何时即需备齐呢?周瑜说:10日之内备齐如何?诸葛亮说:曹操大军,即将到来,若等10日,恐怕误了大事哩!周瑜听了有些纳闷,心想:我限10日,正要难为于他。他却反说10天时间太长,这是何意?便问诸葛亮道:那么,依先生之见,那应是几天完成才好呢?诸葛亮说:只消3天,便可向您缴纳10万枝箭,以应急需。周瑜听了更是暗暗吃惊,说道:这可是军中无戏言呀!诸葛亮说:我岂敢戏弄您大都督呀!您如不信,我愿立下军令状,3日之内缴不出10万枝箭,甘愿按军令受罚!周瑜听了诸葛亮的话,以为这下诸葛亮是中了自己的计了,大喜过望,当即命令军政司拿来纸笔让诸葛亮签下军令状,并假惺惺地对诸葛亮说:待您完成这件大事,我定当重谢,摆酒为先生庆功!诸葛亮说:今日造箭已经来不及了,从明天算起吧,到第3天您来取箭就是了,说罢便告辞而去。诸葛亮走后,当时任周瑜军中赞军校尉的鲁肃吃惊地对周瑜说:诸葛亮莫不是有诈吧,3天怎能造成十万枝箭呢?周瑜说:管他的,是他自己送死,又不是我逼迫他。今日他当众立下令状,这下便插翅也难逃了;我还要吩咐工匠故意拖延时间,所需要的器材也迟迟不给他备齐,看他如何是好!您与诸葛亮交情甚好,不妨到他那里去探听一下虚实,看他到底怎样动作。

说罢,鲁肃便来到了诸葛亮住处,诸葛亮一见鲁肃来到,故意装作为难起来,对鲁肃说:子敬呀,您可得救救我哩!3日之内如何能造成10万枝箭啊!鲁肃说:这全是先生自取其祸,教我怎能相救哩!诸葛亮说:事到如此,别的事我也不求您了,只求一件事,借给我20艘船,每艘船配军士30人,船上一律用青布作成幔帐,各扎稻草千余来,分布于幄帐两边,这样,我包管3天后缴纳10万枝箭就是了。只是我的这个要求,请您务必不能告诉都督,不然的话,他又会坏我大事。对于诸葛亮这点微不足道的要求,鲁肃满口答应了,回到周瑜那里真的没有提诸葛亮借船的事,只说孔明根本用不着什么造箭的器材和工匠,一切他自有道理。周瑜听了鲁肃的回报感到十分奇怪,但又想不出怪在哪里,便说:那好吧,看他3天内怎样拿10万枝箭来见我!

却说鲁肃按诸葛亮的要求私自拨出20艘船,每船30人,以及布幔、稻草束等一一齐备,只等诸葛亮调用。却不料第一天并不见诸葛亮的动静,第二天也还是不见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天时,诸葛亮才秘密邀请鲁肃来到船中。鲁肃问道:您叫我到船上来是为什么呀?诸葛亮说:特地请您来一同去取箭哩!鲁肃感到奇怪,问道:到哪里去取箭呀?诸葛亮笑着说:这您就不需多问了,等船开到前面您自然会明白的。说罢,命令士卒用长长的绳索把20艘船连在千起,朝着北岸魏营的方向开去。这天晚上,大雾迷漫,长江之上,更是迎面不辩人影。诸葛亮只是催促船队加速前进,到五更天时,已经靠近曹军水寨了。这时,诸葛亮吩咐军士把船倒过来,头朝西,尾朝东,一线儿摆开,就在船上擂鼓呐喊。鲁肃吓得不行,说道:先生,你这样大吹大擂,假若曹操听到了,出兵来攻,如何是好?诸葛亮笑着说:不碍事,我料他曹操见到大雾迷漫,不辨虚实,必不敢出兵,我们只管喝酒取乐,等天亮雾散,便回营去。

且说曹操营中,听得江上擂鼓呐喊,水军首领毛蚧、于禁慌忙报告曹操。曹操听到报告,下令道:江上重雾,吴军忽至,必有埋伏,切切不可轻动,可拨水军弓弩手5000人前去以乱箭射之。说着又派人叫张辽、徐晃也各带陆军弓弩手3000人前往江边助射。这样水陆两军弓弩手合计共约万余人,一齐向江中放起箭来。一霎时,箭如聚雨。过了一阵,诸葛亮又教军士把船再换个方向,头朝东,尾朝西,并且更逼近水寨受箭,一面还继续擂鼓呐喊。就这样,一直闹到日出雾散,诸葛亮才下令向江东返航。这时,20艘船上的稻草束上已排满的箭枝,等到曹操发觉派兵来追赶时,诸葛亮的船已经走了20多里,无论如何也追不上了。

在返航的路上,诸葛亮对鲁肃说:我叫士兵大略地算计了一下,每艘船约莫受箭5000—6000千枝,不费我们半分之力,已经得了10万余枝箭,明日用它来射曹军,这岂不是很合算吗?鲁肃听了这话佩服得五体投地,问道:先生真是神人呀,您怎么会知道今天有大雾呢?诸葛亮回答道:为将者用兵打仗,如果不通天文不识地利,不晓阴阳,不看阵图,不明兵势,那岂不是一个庸才?用那样的人带兵是注定要误事的。我在3日前便已算定今日必有大雾,所以才敢在周瑜面前夸下海口,立下军令状哩。说着说着,船已到岸,周瑜正派500军士在江边等候搬箭,计数的结果竟计10万有余,周瑜想害死诸葛亮的阴谋又没有得逞。

热门小说推荐
凰妻倾世

凰妻倾世

宁芝作为大晋朝第一奸臣世家嫡女,风光无限。无他,便是这半壁江山都要仰仗宁家,纵然是皇家最尊贵任性的二皇子裴珩,也只能忍着。  宁芝笑着二殿下,不如你我豪赌一场如何?输了,我嫁给你。若是赢了么,不仅是我主天下,连二殿下的人,心,也都一并是我宁芝的,如何?  裴珩嗤之以鼻,一个小女子也敢要帝位么?就陪她赌一场又如何?他还能输了不成?总要叫她知道厉害!...

财运天降

财运天降

陆原语录作为一个超级富二代装穷是一种什么体验?别拦着我,没有人比我更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

帝霸

帝霸

千万年前,李七夜栽下一株翠竹。八百万年前,李七夜养了一条鲤鱼。五百万年前,李七夜收养一个小女孩。今天,李七夜一觉醒来,翠竹修练成神灵,鲤鱼化作金龙,小女孩成为九界女帝。这是一个养成的故事,一个不死的人族小子养成了妖神养成了仙兽养成了女帝的故事。...

极品妖孽归来

极品妖孽归来

他曾是圣殿国王,四大洲只手遮天,却因心爱女人的背叛,险些命丧黄泉。为复仇,他踏上回归路。在酒吧昏暗的角落,有佳人绝色,一个精彩纷呈的故事,就此展开...

特种奶爸俏老婆

特种奶爸俏老婆

啥,老子堂堂的漠北兵王,居然要当奶爸?好吧,看在孩子他妈貌若天仙的份儿上,老子勉强答应了...

霍少的闪婚暖妻

霍少的闪婚暖妻

陆家有两个女儿,小女儿是天上的月亮,大女儿是阴沟里的死狗。陆妈你长得不如你妹妹,脑子不如你妹妹,身材不如你妹妹,运气不如你妹妹,你有什么资格过得好,有什么资格幸福?陆微言姐姐,你的钱是我的房子是我的,你男朋友也是我的。你就安心地当又穷又没人要的老处女吧。陆一语凭什么?我也肤白貌美大长腿好么?分分钟能找个男人嫁了。陆一语的男友被她亲妹妹抢了,她的建筑设计图被她妈妈转手卖了。就在她因偷卖设计图面临坐牢时,一个她从未敢肖想且权势涛天男人出现了。霍予沉看了看手表,还有半个小时民政局关门,你知道该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