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书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十四章 也谈性格决定命运(第1页)

第十四章也谈性格决定命运

——《道德经》智慧之十四

《道德经》第十四章云:

视而不见,名曰微;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徼,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好了堂主人今译之曰:

视之而不见的可以叫它作“微”,听之而不闻的可以叫它作“希”,摸之而不得的可以叫它作“夷”。这三种东西是不可追究到底的,因此可以将它们混为一谈。它的原因谁都弄不清,它的结果很明白,从结果到原因的发展过程中会有许多的环节让我们连名字也无法确定,只好将它们统归于一种虚无的状态。这就是所谓的没有形状的形状和没有形象的形象,或可称之为“惚恍”。所谓“惚恍”是这样一种更为虚无的状态:迎着它站在它的面前却看不见它的头,随着它站在它的背后却看不见它的尾。只有把握住这亘古的虚无才能驾驭好眼前的实有,因为只有了解了事物的开始,才可以把握住事物运行的规律。

现在有一句话很时髦,叫“性格决定命运”,比如一个人成功了,那一定是因为其意志坚强。但意志的坚强与否虽然是人做事成败的重要因素,胆量的大小或许要更为关键,前者决定的是成与不成,而后者却决定着做与不做,因此没有后者前者是谈都谈不上的。还有句俗语叫“撑死胆儿大的,饿死胆儿小的”,说的也是这个意思。因此,在有的时候,作为人之性格的一部分,胆量实在是比其他的部分更为重要的因素。

《道德经》的作者是个有一些胆量的人,但也不过是可以经常地拿天来说一说事而已。在他那里,天是一个永不可知的玄虚与神秘,人在天的面前除了顶礼膜拜是什么想法也不能有的;而万物只是天的附属物,生出来为有,死去了就又是无,并没有什么更大的意义。这样的想法表现在人的性格上就成了意志的薄弱,有了这样的性格,人自然是做不成什么事,也没有必要去做什么事了;即便偶然地做了也一定会半途而废,没有了坚强的意志,胆大得包了天也是没有用的。

孔子就更是个胆小如鼠的人,“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似乎什么都要“畏”,而所“畏”的“圣人之言”似乎还应该也包括《道德经》作者的话。所以,他除了用去做一件因为没有任何意义而没有什么人会去做的事来表现一下自己是个所谓的君子之外还能怎么样呢?明知不可而为之,意志是够坚强了,但因为没有胆量,所以还是干不成什么事。

《道德经》的作者和孔子都是善良的人,他们所说的和所做的无疑都是为了人能在这个世界上活得更好。他们的天赋都算得上是极佳,不幸的是都生活在了两千多年以前,对天、地、人和由人组成的社会还不能有更高层次的理解,因此对这对那都心存畏惧是可以理解的,做不成什么事也自在情理之中;只要他们所说的话中所表现出的智慧能给我们以些许的启发,只要他们做事的过程中所体现出的精神能给我们以些许的感动就足够了,我们还能要求他们什么呢?

和他们比起来我们要幸运得多了。科学的发展让我们知道了宇宙也并不是一个绝对的“无”而我们自己也不总是一个相对的“有”。社会的发展让我们知道了帝王将相本无种和鬼神都是人造的。人是万物之灵,只要我们有足够的胆量和意志,就一定可以惊天地、泣鬼神而干成我们想干的事。我们想干的事既不是要回归自然去做自然的奴隶,也不是要与天合一去做老天的累赘,而是要去战胜所面对的一切,活出一个独立的自我来。

热门小说推荐
吞海

吞海

大妖降世,卷风云万里,遍野尸横无归人。痴儿怨女,叹红尘滚滚,牵马负刀不回头。圣人云端坐,邪灵白日行。魏来自卑微而来,踏黄泉碧落,吞无边苦海,只为证天道已死!人道当兴!...

全职艺术家

全职艺术家

音乐影视绘画书法雕塑文学你都懂?略知一二。都会一点的意思?嗯,都会亿点的意思。怀揣系统,靠艺术征服世界,成为各界人士顶礼膜拜的无冕之王。...

总裁老公超给力

总裁老公超给力

因为,她是真的很想念他,很想,很想,那股想要他的感觉,也越来越强烈。他们本来是夫妻,在这种事情上根本就没有必要压制。而且,此刻她也只是手受伤了而已...

梦醒细无声

梦醒细无声

由终点回到原点,洪涛又回到了他第一次重生前的时代,不过失去了三次重生穿越的所有记忆。假如没有重生过,没有记忆的金手指,他会是一个什么样子呢?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高潮期,他是屹立在潮头的弄潮儿?还是被浪潮拍碎的浪花?他的记忆还能不能回来?江竹意还会不会伴着他这一生?金月在这一世里和他又有什么交集?小舅舅还会是那个妻管...

万古天帝

万古天帝

天界第一战神,却因功高震主,遭挚爱背叛,死于洞房之夜。各位书友要是觉得万古天帝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

龙王传说

龙王传说

心潮澎湃,无限幻想,迎风挥击千层浪,少年不败热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