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噶尔丹回到漠北,表面向清朝政府表示屈服,暗地里重新招兵买马。公元1694年,康熙帝约噶尔丹会见,订立盟约。噶尔丹不但不来,还暗地派人到漠南煽动叛乱。他扬言他们已经向沙俄政府借到鸟枪兵六万,将大举进攻。内蒙古各部亲王纷纷向康熙帝告发。
公元1696年,康熙帝第二次亲征,分三路出击:黑龙江将军萨布素从东路进兵;大将军费扬古从西路出兵,截击噶尔丹的后路;康熙帝亲自带中路军,从独石口出发。三路大军约定时期夹攻。
康熙帝的中路军到了科图,遇到了敌军前锋,但东西两路还没有到达,这时候,有人传说沙俄将要出兵帮助噶尔丹。随行的一些大臣就有点害怕起来,劝康熙帝班师回北京。康熙帝气愤地说:“我这次出征,没有见到叛贼就退兵,怎么向天下人交代;再说,我中路一退,叛军全力对付西路,西路不是危险了吗?”当下,康熙帝决定继续进兵克鲁伦河,并且派使者去见噶尔丹,告诉他康熙帝亲征的消息。噶尔丹在山头一望,见到康熙帝黄旗飘扬,军容整齐,连夜拔营撤退。
康熙帝一面派兵追击,一面赶快通知西路军大将费扬古,要他们在半路上截击。噶尔丹带兵奔走了五天五夜,到了昭莫多正好遇到费扬古军。昭莫多原是一座大树林,前面有一个开阔地带,历来是漠北的战场。费扬古按照康熙帝的部署,在小山的树林茂密地方设下埋伏,先派先锋四百人诱战,边战边退,把叛军引到预先埋伏的地方,清军先下马步战,听到号角声起,就一跃上马,占据了山顶。叛军向山顶进攻,清军从山顶放箭发枪,展开了一场激战。费扬古又派出一支人马在山下袭击叛军辎重,前后夹击。叛军死的死,降的降。最后,噶尔丹只带了几十名骑兵脱逃。
经过两次大战,噶尔丹叛乱集团土崩瓦解,康熙帝要噶尔丹投降,但是噶尔丹继续顽抗。隔了一年,康熙帝又带兵渡过黄河亲征。这时候,噶尔丹原来的根据地伊犁已经被他侄儿策妄阿那布坦占领;他的左右亲信听说清军来到,也纷纷投降,愿意做清军的向导。噶尔丹走投无路,就服毒自杀。清政府重新控制了阿尔泰山以东的漠北蒙古,给当地蒙古贵族各种封号和官职。清政府又在乌里雅苏台设立将军,统辖漠北蒙古。
后来,噶尔丹的侄儿策妄阿那布坦攻占西藏。公元1720年,康熙帝又派兵远征西藏,驱逐了策妄阿那布坦,护送达赖喇嘛六世进藏。以后,清政府又在拉萨设置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
4.康乾盛世
清朝的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占去了整个清朝统治时间的一半以上(以清朝入关后计算)。康熙帝在位61年,雍正帝在位13年,乾隆帝在位60年(不包括他作为太上皇的3年又4个月),加在一起共有134年之多。在康熙统治的前半期,清政府忙于南征北伐,世道并不十分太平。但从康熙帝第三次亲征准噶尔部(1697年)大获全胜后,直到乾隆帝把皇位“内禅”给了嘉庆帝(1796年),时间恰好是100年整。在这100年里,国内虽然还时有战争的发生,但这些战争不是局于边疆地区,就是限于规模不大,因此都没有造成全国性的大动荡,世道真是堪称“太平无事”。持续整整一个世纪的太平,这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却实在称得上是难得。再加上这百年之内,论武功可谓“四夷咸服”,论文治则有《康熙字典》和《四库全书》,难怪旧史书会对此百年大加称颂,谓之“太平盛世”。
玄烨统治时期,中国成为疆域辽阔、统一繁盛的国家,封建的经济文化得到发展,伸向中国的西方早期殖民势力受到遏制,开始了封建社会新的相对稳定时期。玄烨十分注意恢复和发展生产,与民休养生息。下令停止清初圈地弊政。为招徕垦荒,修订顺治年间的垦荒定例,由原来最高限六年起科,改为“通计十年,方行起科”。又规定地方官能招徕垦荒者升,否则罢黜。实行“更名田”,将明藩王土地给与原种之人,改为民户,承为世业,使耕种藩田的农民成为自耕农。实行蠲免政策,以鼓励农业生产。蠲免的种类大体上有:免征荒地田
赋、灾荒蠲免、普免钱粮等。玄烨在位期间,蠲免次数很多,公元1686年至1688年,先后将河南、直隶、湖北等九省田赋普免一周;公元1712年,又将全国各省钱粮分三年轮免一周。这在以往的历史朝代是罕见的。公元1713年2月,宣布“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将全国人丁税固定下来,减轻了农民负担。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全国垦田面积由顺治末年的五亿五千万亩到康熙末年超过了八亿亩,生产发展,阶级矛盾得以缓和,人口迅速增长,出现了相对稳定繁荣的“康乾盛世”。
在清朝的百年“盛世”中,乾隆皇帝的统治又占去了其中的3/5。
在乾隆的统治前期,尚能做到励精图治,他施行了一些有利于国家经济发展的措施,部分地减轻了老百姓的负担,也缓和了一些紧张的关系。所以,到乾隆中期,清王朝达到了鼎盛时期。那时,全国的耕地面积超过了明末耕地的最高数字,达735万余顷,比顺治末增加了1/3左右;国家的人口也空前增长,已经接近3亿;商品经济也有长足的发展,国内城市随之繁荣起来,恢复甚至超过了明代的繁荣时期。
在政治方面,乾隆吸取了康熙、雍正两朝的统治经验,采取“宽严相济”,一张一弛的治术。康熙时代,针对当时全国统一不久的形势,能够比较注意休养生息,政策相对宽和。雍正时期,国内统治基本已经稳定,所以政策比较严厉,重在整顿纪纲,尤其是即位问题的斗争,所以在打击和清除内部异己势力方面,残忍而不遗余力。乾隆即位后,一方面多次下令蠲免正赋杂税,革除苛政,减赦罪犯,对被雍正无情打击的皇亲国戚、王公大臣实行宽大处理。并且还开博学鸿词科,招揽天下鸿儒硕学;编辑大型丛书,标榜文治。另一方面则打击朝廷朋党,惩治官吏;大兴“文字狱”,禁毁书籍,严格控制知识分子思想。刚柔相济的统治术,使得乾隆朝的前期政治颇有特色。
在武功方面,乾隆时期也还算不错。乾隆曾不无得意地宣称自己在军事上有十大战绩,即:两次平定大、小金川叛乱,两次平定准噶尔部叛乱;两次与尼泊尔的廓尔喀作战,平定新疆回部大、小和卓木叛乱,平定台湾“天地会”林爽文起义,与缅甸作战,与安南(越南)作战。志骄意满地夸耀自己有“十全武功”,并因此封自己是“十全老人”。
乾隆在位满60年之后,因为不想自己在位的时间超过祖父康熙,所以就把皇位主动让给了儿子颐琰(嘉庆帝),自己当起了“太上皇”,但却仍然实际主持着朝政,直到嘉庆四年(1799年)去世为止。
总之,乾隆是中国历代帝王中的一个非常少见的“幸运儿”。他不仅顺顺当当地继承了父、祖父为他奠定的稳固基业,而且寿登上考,一直活到88岁。他的一生,顺多逆少、胜多败少。在位期间,皇权如磐石之固,他进退人物,生杀予夺,叱咤风云。中国封建专制政治中威胁皇权的种种势力,如母后、外戚、宦官、权臣、朋党、强藩(地方政府力量)等等,被削弱到了最低的限度,尽管这些大多不是乾隆帝本人所做的,而是其父、祖父为他扫清的道路。此外,当时国内也没有强大的反清力量,西北、西南的边患已经成为强弩之末,而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势力则还鞭长莫及。因此,乾隆朝可谓国力强盛,四海升平,经济富庶,文化发达。他以强大的武力平定西北,保护西藏,加强了国家的统一,确定了中华的版图。即使到了乾隆晚期,各种社会矛盾已经相当激化,清政府还能全面控制内外形势,维持着强大的外貌,屹立于亚洲的东部。
在颓势中挣扎
盛世过后即是平凡到了极点的平庸。乾隆晚年。清朝已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衰落。太平盛世出现了阴影。到嘉庆、道光期间,吏治日益腐败。教派、会党众多,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农民起义频繁。颓势已然形成。虽然嘉道二帝也都勤于政务。但却止于小修小补。没什么大的变革。道光帝撒手人寰。留给其子咸丰帝的是外敌入侵,财政困窘的破烂局面。虽然咸丰即位之初也有一定的振兴举措。但太平天国的炽烈火焰、英法联军的二次入侵,彻底摧毁了咸丰的振兴精神。陷落中的挣扎是痛苦的。
1.巨贪和珅
自乾隆四十六年起,乾隆帝每年往避暑山庄都由永琰陪伴,可御前行列只能由和砷随从,别人不得靠近。永琰竭尽全力,恭谨温顺,即使有父子之情,也无法代替和砷在乾隆帝心目中的位置。
禅位以后,乾隆事无巨细依旧独揽,但有碍太上皇身份,也不便事必亲躬。尤其乾隆年老迟钝,健忘错耄,手颤握不紧朱笔,连说话也须和珅翻译,对和珅的依赖越来越大。
和珅抓住时机,奏请太上皇规定一切奏章必先递送军机处。他掌管军机处兼御前大臣,结果凡国家各项事务,京堂衙门及各省督抚向太上皇奏报,一律归至和砷面前,他有决定上不上奏的权力。太上皇任何旨意,全由他传谕,至于是否本意,也只有和珅知道。
嘉庆三年冬季,太上皇老态顿增,体质急转直下,易感风寒。每次治疗痊愈,精力大不如以前。四年正月初一,旧历元旦,宫内充满节日的欢乐,喜气洋洋。嘉庆皇帝率王以下三品以上大臣穿着朝服,集中在乾清宫,向太上皇行庆贺大礼。这天,太上皇非常衰弱,勉强倚坐御座上。可能是由于身体不适,仅准诸王贝勒在门内行礼,其他在门外,根本见不到尊容。第二天病情加剧,初三日上午便与世长辞了,终年八十九岁。
朝内形势出现根本变化。太上皇死时嘉庆近四十岁,理所当然要亲政,集一切权力于一身。嘉庆从乾隆手中接过了权力,同时也接过了盛世外衣下班的一连串危机,其中最紧迫的是和珅问题。
和珅于乾隆十五年(1750),比乾隆小39岁,钮祜禄氏,满洲正红旗人。他的父亲任福建副都统。和珅十岁左右,有幸进入皇宫里的咸安宫官学,学习儒家经典和满、蒙文字,受到良好的教育。乾隆三十五年(1770),他21岁参加顺天府乡试,沿考中举人。但由于其出身满洲正红旗,做了宫廷三等侍卫,开始出入宫廷。这给他提供了接近乾隆的机会。但乾隆的侍卫很多,为什么会欣赏一个低等侍卫和珅?
据野史笔记记载:
有一次,乾隆要出巡,突然找不到仪仗用的黄伞盖,就问这是谁的责任?很多侍卫吓得不敢吭声,和珅却在一旁说:“管此事者,当负此责。”
这句话给乾隆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又有一次,乾隆在轿子中边行进边背诵《论语》,突然忘了下文,在轿旁跟班的和珅口而出接上,乾隆由此很喜欢他。
乾隆四十年(1775),乾隆到山东巡视,和珅随从。乾隆喜欢乘一种骡驾驭的小车,每行十里,更换一次,其快如飞。有一天,和珅碰巧跟这种小骡车随侍。在路上,乾隆看见和珅问:“你是什么出身?”
和珅回答说:“文员。”
乾隆又问:“你下过场赶考吗?”
和珅说:“庚寅年曾参加过科举考试。”
乾隆又问:“什么考题?”
和珅说:“孟公绰一节。”
乾隆又问:“现在能背你做的文章吗?”
和珅于是一边行进一边背诵,流畅异常。乾隆于是说:“你的文章也中得。”
乾隆同和珅的这次谈话,成了和珅政治生涯的转折点,从此,和珅得到乾隆的赏识,官运亨通,青云直上。
仗着乾隆的宠信,和珅用各种手段聚敛钱财,比如侵吞、纳贿、索要、放债、开店、收税、盘剥盐商等等。凡是外省进贡皇上的礼物,都要经过和珅这关,他从中截取,以致他所藏的珍珠手串,比皇宫的还要大、还要多。
日更十章他是龙族龙子,却蜕变天赋失败,自巅峰跌落。圣女未婚妻自斩身孕,杀他证道。家族视他为耻辱,将他逐出,从族谱除名。绝境中,他苏醒前世记忆,华夏神龙...
少帅说我家夫人是乡下女子,不懂时髦,你们不要欺负她!那些被少帅夫人抢尽了风头的名媛贵妇们欲哭无泪到底谁欺负谁啊?少帅又说我家夫人娴静温柔,什么中医...
重生潜入梦南宋不咳嗽完本作品,和本书人物也有相关,可以一起看。书友订阅群137118014由终点回到原点,洪涛又回到了他第一次重生前的时代,不过失...
他曾是圣殿国王,四大洲只手遮天,却因心爱女人的背叛,险些命丧黄泉。为复仇,他踏上回归路。在酒吧昏暗的角落,有佳人绝色,一个精彩纷呈的故事,就此展开...
心潮澎湃,无限幻想,迎风挥击千层浪,少年不败热血!...
陆原语录作为一个超级富二代装穷是一种什么体验?别拦着我,没有人比我更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
九天大陆,天穹之上有九条星河,亿万星辰,皆为武命星辰,武道之人,可沟通星辰,觉醒星魂,成武命修士。传说,九天大陆最为厉害的武修,每突破一个境界,便能开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