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书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四 随分2(第1页)

长爪梵志简介

长爪梵志本名拘稀罗,是佛祖十大弟子之一舍利弗的舅舅。舍利弗的母亲智能异于常人,拘稀罗常被她驳得辞穷力拙,心怀惭愧,遂离家出走,遍访明师,研究学问,因专心于学,连指甲都没有时间剪,时人都称他为长爪梵志。后来皈依佛祖学法,证成罗汉果。

与强者为伍,以智者为师

长爪梵志说:我宁于有智人前斩首,不于无智人前得胜。

长爪梵志和外甥舍利弗原先都是信奉婆罗门教的,后来,舍利弗改换门庭,皈依佛门。此事在婆罗门教中引起巨大震动。长爪梵志不服气,带着众多弟子气势汹汹地来到竹林精舍,要与佛祖斗法。他对佛祖说:“你若能驳倒我的观点,我就砍下脑袋谢罪。”

佛祖笑问:“您的观点以什么为宗旨呢?”

长爪梵志说:“我以一切不受为宗旨。”

佛祖微微一笑,又问:“那么,你是否接受‘一切不受’这个观点呢?”

长爪梵志以为佛祖无辞可驳,故意回避问题,轻蔑地冷笑一声,带着弟子们扬长而去。刚刚走出竹林精舍,他便醒悟过来:我的观点自相矛盾,被他一语击中了要害。于是,他对弟子们说:“我应该回去,砍下脑袋向世尊谢罪。”

弟子们劝道:“在我们看来,您幸而获胜了,何必斩首谢罪呢?”

长爪梵志说:“我宁可在智者面前砍头,也不愿在愚人眼里得胜。”又叹息说:“我的观点陷入二难。如果我接受‘一切不受’的观点,这是跟‘一切不受’的观点相背离;如果我不接受‘一切不受’的观点,等于否定了自己‘一切不受’的观点。别人都不知道我的观点自相矛盾,世尊和诸位大菩萨却看出了我的错误。”

于是,他返回来,对佛祖说:“我的观点自相矛盾,我应该斩首谢罪。”

佛祖说:“我的教法中,没有斩首谢罪这一法。你的观点过于偏激,应该回心向道才好。”

长爪梵志心悦诚服,率领五百门徒出家,都成了佛祖的弟子。后来,长爪梵志学佛有成,证成了阿罗汉。阿罗汉是比菩萨低一级的境界,不过也很了不起了。

长爪梵志的“宁于有智人前斩首,不于无智人前得胜”的说法,虽然有些偏激,但是,想成就杰出,就应该有与强者为伍、以智者为师的理念。有的人乐意跟地位或才能不如自己的人交往,对成就比自己高的人却敬而远之。这样虽能在弱者面前“得胜”,满足一下可怜的虚荣心理,对智慧增长、人格修炼和事业进步都没有什么好处。

与强者为伍,以智者为师,最大的好处是能更快地增进智慧。俗话说: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很多自己思而不解的问题,经智者一点拨,就豁然贯通了。所以,聪明人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不是死啃书本,而是寻找智者并向他学习。

在佛门中,留传着不少寻师问道的佳话,明代高僧憨山德清大师便是其一。憨山德清俗姓蔡,其母洪氏颇为能干,从小对他的功课督促甚严。有一天,小德情问母亲:“读书做什么?”母亲说:“做官。”他问能做多大的官?母亲:“从小官做起,有可能做到宰相。”“做到宰相之后呢?”母亲说:“做到宰相,就该告老还乡了。”小德情大摇其头:“一生辛苦,到头来还是告老还乡。我要做就做个没尽头的。”母亲笑道:“那你只好做个和尚。从小沙弥修起,至于成佛作祖,都没有尽头。”

没想到小德清把这话听真了,12岁就入报恩寺当了沙弥,师从西林禅师。西林禅师胸襟开阔,不仅让学僧们学习佛经,还教授他们四书五经。这种毫无门户之见的教育方法,使德清和他师兄弟们受益匪浅。

德清19岁正式剃度出家,为了进修,他云游到天界寺,跟随著名的法会禅师参禅。在这里,他发现了一个奇怪现象:寺里的厕所异常干净。他认为净头(负责清扫茅厕的僧人)一定是位非同寻常的人物,当即前往拜访。然而,他看到的却是一个浑身黄肿、窝窝囊囊的病僧。德清深知真人不露相,毫不嫌弃地伺候他,喂他吃水果,还想跟这位病僧学禅。但是,当他第二次去拜访时,这位病僧早已无影无踪。虽然他感到有些失望,也让他明白了山外有山、天外有天。

不久后,德清飘然北上,去五台山访师学禅,并以当地的憨山为名。后来,憨山德清又来到高僧云集的北京。在这里,憨山德清遍访名师,受益良多。有一天,他去参访高僧遍融。遍融用一双鹰隼一样锐利的眼睛直视着他,始终一言未发。德清却感受到了凛冽的禅机,不由得浑身惊颤,大汗淋漓。

可惜德清无法领悟遍融的“默照禅”,又去参拜临济宗第二十八代祖师笑岩德宝。笑岩问他从何处来?他说南方。

笑岩又问:“还记得来时的路吗?”

“过后便忘了。”

“你却是来处分明。”

德清心里一凛,有所感悟:他自以为“过后便忘”的回答很机警,其实还在路上,差得远呢!他深深感觉到了自己的肤浅,便到京东第一名山——盘山,苦练禅功。在千峰绝顶的岩洞中,他得遇一位隐居三十多年的老僧指点,禅定功夫突飞猛进。

他又与妙峰禅师、法光禅师为友,参禅学道,悟境又进一层。

后来,德清在妙峰禅师陪同下,再上五台山,在北台龙门的万山冰雪中闭关禅修。为了锻炼定力,德清特意到横跨山溪的独木桥上打坐。刚开始,溪水宛然,不绝于耳;渐渐地,物我两忘,万籁俱寂,什么声音都消失了。

有一天,他吃罢粥,到外面散步,走着、走着,轻风徐来,他觉得自己的身体好像是空的,对风没有任何阻碍。于是,他的念头脱落,恍然入定。当他出定后,发现吃过的粥碗里落满了灰尘,原来他已入定二十天,而他的感觉不过是一瞬。从此,他开悟了。

36时,憨山德清已经成为名满天下的高僧。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憨山德清遍访名师,除了得到很多有益的指点和引导外,也得到了更多的参修条件。试想,如果他每天跟一群不思进取、愚钝无能的和尚们混在一起,他的地位一定极低,哪能想上哪儿参禅就去哪儿、想见谁就见谁呢?

当然,对一个学佛的人来说,参禅的客观条件也许不那么重要,只要他的路径对了,扫茅厕也能修成正果。对我们凡俗之人来说,客观条件就相对比较重要了。不管从事何种事业,都需要相应的资源,资源越丰厚,成功的机会越大,这就像打仗时兵力越强胜机越大一样。这个世界上的资源主要掌握在强者、智者手中,为了分配到更多资源,当然应该与强者、智者为伍。据说,犹太人有一个世代相传的信条:穷也要站在富人堆里。因为只有站在富人堆里,你才能得到更多的资源、更多的机会。这一观点,确实深具智慧。

不念旧恶,不憎恶人

释迦牟尼说:贫苦多怨,横结恶缘;菩萨布施,等念怨亲,不念旧恶,不憎恶人。摘自《八大人觉经》

佛祖曾说:一天到晚怀着仇恨,仇恨永远存在;用爱来代替仇恨,仇恨自然消失。

对仇人恨得咬牙切齿,能否伤害到他呢?恐怕不能。真正受到伤害的还是自己。如果采取报复行动,在伤害对方的同时,也制造了新的仇恨,最终还是会伤害到自己。佛祖提倡“不念旧恶”,就是为了提醒大家不要在怨怨相报中损人自损。

但是,那个人跟自己结了仇,不报复回来怎么能甘心呢?如果不报复,不等于胆小怕事吗?人家不是认为自己软弱可欺吗?很多人就是因为这样的心理而卷入无休止的争斗中。实际上,这种心理只是妄执。其一,“仇人”的可恶,也许是自己想象出来的,实际上对方的可恶之处并不比可爱之处多;其二,如俗话所说,“让人非我弱”,对别人表现出大度,正足以显示精神力量的强大。

热门小说推荐
我真不是学神

我真不是学神

苏恒重生平行世界,却发现这是大明650年,崇祯大帝是人类第一位灾变境强者,只身渡星宇,单手灭星球,无数高中大学,教导的是人体修炼进化学说,精英大学生飞天遁...

神级文明

神级文明

穿越成了光明神,从此开启招收信徒,发展神国,称王称霸,为所欲为的羞耻日子...

全职艺术家

全职艺术家

音乐影视绘画书法雕塑文学你都懂?略知一二。都会一点的意思?嗯,都会亿点的意思。怀揣系统,靠艺术征服世界,成为各界人士顶礼膜拜的无冕之王。...

闪婚厚爱:误嫁天价老公

闪婚厚爱:误嫁天价老公

简然以为自己嫁了一个普通男人,谁料这个男人摇身一变,成了她公司的总裁大人。不仅如此,他还是亚洲首富帝国集团最神秘的继承者。人前,他是杀伐果断冷血无情的商业帝国掌舵者。人后,他是一头披着羊皮的狼,把她啃得连骨头也不剩。...

极品妖孽归来

极品妖孽归来

他曾是圣殿国王,四大洲只手遮天,却因心爱女人的背叛,险些命丧黄泉。为复仇,他踏上回归路。在酒吧昏暗的角落,有佳人绝色,一个精彩纷呈的故事,就此展开...

少帅你老婆又跑了

少帅你老婆又跑了

少帅说我家夫人是乡下女子,不懂时髦,你们不要欺负她!那些被少帅夫人抢尽了风头的名媛贵妇们欲哭无泪到底谁欺负谁啊?少帅又说我家夫人娴静温柔,什么中医...

src="/img/51603.jpg" onerror="this.src='/qs_theme/defaultimg.png'" alt="龙王殿" />

龙王殿

化神境修士陈默,与小师妹双双陨落后,竟然重回地球的高三时代?!前世初恋,陈默不屑一顾。前世敌人,陈默一拳打爆。前世你看我不起?今世我让你望尘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