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书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332章 明代 阳明心学(第4页)

“所以,必须去除恶念,这就是知行合一的作用。”

王阳明:我成功的背后是知行合一的智慧。

他一介书生,身体羸弱。

却勇斗宦官,平宁王之乱,平广西匪患。

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关键在于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背后两个关键点,一个是心学中重要的奠基理论心即理。

心即理,既是万事万物只有人类意识参与时才能明白。

遇到事情不动心,不论发生什么事,都保持一颗岿然不动的心。

平宁王之乱的时候,他并未到第一线去,坐镇指挥的同时还在上课讲心学。

当他的手下大将正和宁王大战的时候,他大概就在讲不动如山之境。

这时候突然前方战报来了,说是情况紧急,手下大将的胡子都被烧着了,前方军心已乱。

这时候,他才站起身来,走到旁边拿令牌传命下去。

说完谁再议论大将军胡子被烧这件事,立刻处斩,然后调回头来继续上课。

知行合一另外一个关键点是阳明心学的核心,堪称精华中的精华,那就是致良知。

此良知二字,实千古圣相传一点滴骨血也。

阳明心学所说的这个良知,典故出自孟子的不学而能为之良能,不虑而知为之良知。

知天理,知人间大道,是一个人内心本来就有的。

人人皆有良知,但因现实中各种**蒙蔽了良知。

因此要找到这个良知,找到先祖积淀下来的智慧,听从内心光明的指引。

然后不停地去磨练它,升华它,激发一个人巨大的能力,使其不断成长。

宁王之乱时,他本是奉圣旨去福建平士兵哗变。

但听到宁王的叛乱消息,立刻前往平叛,毫不犹豫。

想想当时的环境,当年成祖皇帝靖难之役的历史摆在那儿。

再加上正德皇帝荒诞,宁王准备了十年,完全是有可能成功的。

当时南方官员给朝廷的上疏都没说宁王反叛,而是说江南有变,都在明哲保身,为自己留退路,只有他知难而上。

他也担心自己,甚至让家眷在自己家门外堆积柴草。

一旦事败,绝不肯被俘,全家举火**,足以说明当时形势何其严迫。

他之所以要挺身而出,就是这种致良知,听从内心光明的指引。

知道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

行动智慧全都自然而然地出现了,这就是致良知的表现。

“致良知,致良知也建立在心即理的基础上。”

“王阳明强调,人的内心是有规律的,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良知。”

“良知和其他深藏在内心深处的东西一样,需要不断激活。”

“良知深藏内心,被各种意念诱惑,稍不留神就会偏离良知。”

“所以王阳明强调,要不断去伪存真,把内心不好的东西剔除出去。”

“存天理、去人欲,留下良知,这个过程就叫致良知。”

“致良知的过程也是知行合一的过程,所以王阳明强调人人都要学会守静反思,要在事上磨练,要在实践中体味真知,激活良知。”

“相比朱熹的思想,王阳明的心学思想更突出了人本主义,突出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王阳明主张的存天理、去人欲和朱熹主张的存天理、灭人欲不是一回事。”

“两个人说的天理意思不一样,朱熹的天理是封建纲常,王阳明的天理是人心。”

热门小说推荐
帝霸

帝霸

千万年前,李七夜栽下一株翠竹。八百万年前,李七夜养了一条鲤鱼。五百万年前,李七夜收养一个小女孩。今天,李七夜一觉醒来,翠竹修练成神灵,鲤鱼化作金龙,小女孩成为九界女帝。这是一个养成的故事,一个不死的人族小子养成了妖神养成了仙兽养成了女帝的故事。...

问道章

问道章

穿越加重生,妥妥主角命?篆刻师之道,纳天地于方寸,制道纹于掌间!且看少年段玉重活一世,将会过出怎样的精彩?...

凰妻倾世

凰妻倾世

宁芝作为大晋朝第一奸臣世家嫡女,风光无限。无他,便是这半壁江山都要仰仗宁家,纵然是皇家最尊贵任性的二皇子裴珩,也只能忍着。  宁芝笑着二殿下,不如你我豪赌一场如何?输了,我嫁给你。若是赢了么,不仅是我主天下,连二殿下的人,心,也都一并是我宁芝的,如何?  裴珩嗤之以鼻,一个小女子也敢要帝位么?就陪她赌一场又如何?他还能输了不成?总要叫她知道厉害!...

我真不是学神

我真不是学神

苏恒重生平行世界,却发现这是大明650年,崇祯大帝是人类第一位灾变境强者,只身渡星宇,单手灭星球,无数高中大学,教导的是人体修炼进化学说,精英大学生飞天遁...

神级文明

神级文明

穿越成了光明神,从此开启招收信徒,发展神国,称王称霸,为所欲为的羞耻日子...

斗罗大陆3龙王传说

斗罗大陆3龙王传说

伴随着魂导科技的进步,斗罗大陆上的人类征服了海洋,又发现了两块大陆。魂兽也随着人类魂师的猎杀走向灭亡,沉睡无数年的魂兽之王在星斗大森林最后的净土苏醒,它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