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四百六十一章汉城城下以攻为守
自从努尔哈赤整合女真诸部,建立后金政权以来一直到皇太极统治的时期,满清的对外政策一直是向外扩展。
对内则是不断的去深山老林之中抓捕生女真,对外则是在朝鲜、蒙古和大明几个方向上进行攻击,而且倚靠着蛮族军队的精锐,对外从来没有什么失败,一直是战无不胜,节节胜利。
河间府的大败之后尽管收缩,可满清鞑虏的根本之地依旧是保持完全,甚至还在辽镇取得了几百里的进展。
这样的局面,也是满清鞑虏不断向外扩张的本钱,毕竟自己的家园安然无恙,出外征战就有先天的心理优势。
作战也是如此,在敌人的国土上作战,被破坏的是敌人的家园和田地,死伤的是敌人的平民百姓,自己胜了,可以削弱敌人的实力,抢掠大量的财产人口,自己输了,敌人的实力同样是被削弱,自己可以跑回本国从容回复。
在这个时代,满清的地理位置也可以说是优势,辽西走廊易守难攻,满清本就是蒙化的建州女真起家,在草原上有自己的盟友和优势,东边和北面是深山老林,都是些零零散散的通古斯小部落。朝鲜已经是被征服,而其余的位置上则是大海。
大海,渡海而战的大战役,在这个时代,也只有倭酋丰臣秀吉派大军渡海攻击朝鲜,准备越过朝鲜攻击大明,结果却被万历年的大明精兵打的惨败,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丰臣幕府的垮台,也是目前德川家康锁国的原因。
而大明除却那些见利忘义的海上商人之外,在海上也没有什么办法,郑和的荣光早就是过去了两百年。
所以沿海地地方。满清一直是没有布防太多,即便是孔有德等三人曾经是坐海船从登州来满清辽镇之地投降,他们仍然觉得这是天堑。
东江镇之后,满清在沿海,在朝鲜边境,甚至是在朝鲜内部的镇守都没有布置太多的力量,主要的力量都是对草原上的蒙古,对大明。这里面或许有蛮族天生对海洋的排斥(维京人当然不算)。也有对大明和朝鲜的彻底轻视。
这样的政策持续了将近二十年,事实证明,这个政策一直是颇为成功地,满清也一直可以专心的对大明和蒙古的方向。
满清的上层人物之中,除却皇太极之外,二十年前还是部落蛮族的亲贵们根本没什么远大的战略战术的眼光,这一代摄政王多尔衮所做的,只不过是把皇太极地政策延续下来。并且是把自己那些似是而非的汉学理解融入其中,比起皇太极那时候,或许多尔衮唯一的优势就是身边有洪承畴这个未必忠心的谋士。
可洪承畴这等传统士子,又怎么会把目光投注在海洋上,更别说他的三心二意了。
正是因为这样地忽视。所以朝鲜驻屯军的统领王海才会如此轻易的从海上突入,进入汉城,并且能够封锁将近半年消息,而不被发现。
这时代消息沟通不畅是一个方面。被征服的朝鲜官员百姓,与其做满清女真地奴仆,他们倒是更愿意做大明的仆从,毕竟自己的主子是个文明大帝国,可比自己的主子是个开化未久的蛮族要光彩许多。
只是,满清发现了朝鲜的中枢地带已经是被大明兵马控制在手中的时候,那就好像是自己的肋部有一把逐渐靠近地毒刺,不拔除这根毒刺。满清在对大明和对蒙古作战的时候,都必须要提防会不会有人在侧翼插过来。
从朝鲜的边境到盛京,这一路上可没有什么天险和地形的阻隔,甚至都没有布置什么部队。
一听到这个消息,八旗惊恐,盛京震怒,原本已经准备开始进攻的多罗豫郡王多铎接到了盛京的加急命令,要求他立刻率军返回。去朝鲜肃清来敌。
朝鲜有敌。满清腹地受到威胁,原本一直是不愿意出兵相助的各旗兵马都是行动起来。眼下这样的局面,就算想窝在关外享福都不可能。
除却抓捕生女真和索伦地镶蓝旗郑亲王济尔哈朗不能回来之外,除却领军地多铎之外,镶黄旗都统鳌拜率领镶黄旗两千,蒙八旗两千,汉八旗三千一同从政,算上豫郡王多铎率领的三千镶白旗旗丁,三千蒙八旗和汉八旗两千一共是一万五千人,携带二十五门大炮,去往朝鲜平乱。
随着消息越发地明朗,满清这边得到的消息也是越来越清晰,比如说在进入汉城的大明军马差不多有六千左右,火器精良。
还有朝鲜上下,从国王到领议政大臣,甚至是朝鲜南部的领兵将领,都已经是归附于这支明军,开城向南的所有满州兵马都已经是全军覆没,尽管这个人数并不太多。
崇祯十五年的天气不如从前那么寒冷了,所以这雪一年比一年下的大,崇祯十六年的大雪也是不小,固然是瑞雪兆丰年,可开春大雪化冻,却让地面极为的泥泞不堪,骑马的骑兵还有步卒到还好说。
可这次因为汉城的城高墙厚,又是大城,所带的大炮和各种攻城的器械,以及辎重却实在是南走。
有没有什么从盛京直通朝鲜的水路,所以这一路的行军走的特别慢,三月底出兵,差不多四月下旬才走到朝鲜的边境,这边还驻扎着镶蓝旗和正红旗的三千兵马,是属于常驻在辽东朝鲜边境一带的。
不过这支兵马,与其说是常驻在边境提防朝鲜的反攻,倒不如说是为了防备辽南从复州和金州两个方向的汉军士兵,尽管三顺王和续顺公的部队有一部分在那里驻守,并且都知道是忠心耿耿,可满汉大防,不能轻忽,要防备还是要防备的。
当了一路的蜗牛。走到这个边境附近的时候,速度开始快了起来,因为在朝鲜他们可以征发大量的本地地民夫和牲畜,不惜代价的向南运输。
越向南走,多罗豫郡王多铎的脸色就越发的阴沉,因为按照边境和朝鲜北部这些驻守兵马的禀报,自从消息传开以来,大批的朝鲜平民百姓向着南边逃去。目前已经是用能控制住的朝鲜兵马封锁路口,可效果不大。
朝鲜的人口本就是不多,如果这么大批地朝着南边跑去,将来的很多事情都是大麻烦。
更让多罗豫郡王多铎心惊的是,隐约间有消息传过来,说是在汉城的那些军马是来自山东的大明军队。
河间府大败的伤口看似已经抚平,可实际上每个足够地位的女真亲贵都是忌惮异常,如果能不碰那是尽量不会去碰。在这种道路泥泞的季节打仗开战本来就是颇为麻烦地局面,如果再是山东的强军,那真是不堪设想。
但在满清侧翼的朝鲜有敌军,这是万万不能允许的,必须要拔除。不然人心不稳,整个的局面都要出大问题。
从盛京去往朝鲜,鳌拜和多铎彼此之间真是水火不能相容,尽管一个是多罗郡王。要不是第三次征明携带军妓,现在地多铎就是亲王,而鳌拜不过是个二等公而已,可鳌拜依旧是硬顶,双方极不愉快。
做下属的都是难过之极,上面的命令下达,两位主子很少有一样的时候,下面地奴才真是不知道该怎么办。可指望这两位能统一意见,那真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在朝鲜的平城(平壤),太阳还真是从西边出来了,镶黄旗和镶白旗的两位大佬达成了统一的意见,郡王多铎用将军印不管不顾的调来了朝鲜边境的那三千多旗丁,然后又是去往金州和复州一带调集三顺王兵马。
多铎和鳌拜率领大军先行,这些后调的兵马随后跟上,如果全部到达。人数总共会有将近三万。这样的大军规模,对满清来说是惊人地。
可满清的后勤供给只是为了这一万五千兵马的行进。骤然增兵,后勤补给压根跟随不上,无奈之下,只得是在辽东辽南的汉民农户,朝鲜的平民百姓之中征发民夫粮草,在满清从辽北开始扩张的战斗中,整个的辽地汉民苦不堪言,这些年满清统一了整个辽地,这才算是安稳下来,朝鲜的平民百姓也是如此。
此时突然又是征发搜刮,北地天寒,这三四月间正是农忙地时候,却突然闹出这么一个事情来。
本来还算是平静地辽南、辽东和朝鲜的局面顿时是崩溃了,大批地汉民逃亡入山野之中,朝鲜则是朝着东边的山区逃亡,而且地方官报到盛京的消息,让范文程和宁完我吓得去找多尔衮。
音乐影视绘画书法雕塑文学你都懂?略知一二。都会一点的意思?嗯,都会亿点的意思。怀揣系统,靠艺术征服世界,成为各界人士顶礼膜拜的无冕之王。...
一觉醒来,世界大变。熟悉的高中传授的是魔法,告诉大家要成为一名出色的魔法师。居住的都市之外游荡着袭击人类的魔物妖兽,虎视眈眈。崇尚科学的世界变成了崇尚魔法,偏偏有着一样以学渣看待自己的老师,一样目光异样的同学,一样社会底层挣扎的爸爸,一样纯美却不能走路的非血缘妹妹不过,莫凡发现绝大多数人都只能够主修一系魔法,自己却是全系全能法师!...
苏恒重生平行世界,却发现这是大明650年,崇祯大帝是人类第一位灾变境强者,只身渡星宇,单手灭星球,无数高中大学,教导的是人体修炼进化学说,精英大学生飞天遁地翻云布雨。叮,超级学神系统正式开启,...
由终点回到原点,洪涛又回到了他第一次重生前的时代,不过失去了三次重生穿越的所有记忆。假如没有重生过,没有记忆的金手指,他会是一个什么样子呢?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高潮期,他是屹立在潮头的弄潮儿?还是被浪潮拍碎的浪花?他的记忆还能不能回来?江竹意还会不会伴着他这一生?金月在这一世里和他又有什么交集?小舅舅还会是那个妻管...
宁芝作为大晋朝第一奸臣世家嫡女,风光无限。无他,便是这半壁江山都要仰仗宁家,纵然是皇家最尊贵任性的二皇子裴珩,也只能忍着。 宁芝笑着二殿下,不如你我豪赌一场如何?输了,我嫁给你。若是赢了么,不仅是我主天下,连二殿下的人,心,也都一并是我宁芝的,如何? 裴珩嗤之以鼻,一个小女子也敢要帝位么?就陪她赌一场又如何?他还能输了不成?总要叫她知道厉害!...
简然以为自己嫁了一个普通男人,谁料这个男人摇身一变,成了她公司的总裁大人。不仅如此,他还是亚洲首富帝国集团最神秘的继承者。人前,他是杀伐果断冷血无情的商业帝国掌舵者。人后,他是一头披着羊皮的狼,把她啃得连骨头也不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