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书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53章 大宋糖业(第2页)

在众人惊愕的目光中,赵孟启一扬手,几十名军士走了进来,每人都端着一个大托盘,盘中堆满了小纸包。

“这纸包中,便是孤带给大家的财路,请诸位贤达每人取一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带着好奇心,士绅们一一拿过纸包,放在手上观察。

很普通的草纸,甚至有些粗糙劣质,等打开后,里面装着一小撮晶莹剔透的颗粒,似雪似霜,看着有点像之前燕王免费发放给姑苏百姓的精盐,形状又有不同。

这是什么?也是精盐?

说来,如此高质量的精盐确实是一件赚钱的利器,可惜盐业利润的大头都在朝廷那里,没啥搞头,难道燕王准备让朝廷放开专榷?

“不用猜了,孤告诉你们吧,这是糖。”

糖?

怎么可能!?

士绅们满脸难以置信。

估计从人类诞生起,就对甜味有种特殊的追求,古人也大多将甜味当成五味之首。

最初,人们是靠收集野果,蜂蜜,普通植物溶液等原始方式来获取糖分。

在先秦时,出现了以谷物制造的淀粉糖,称之为‘饴’,甘之如饴的饴。

甘蔗虽然在西周的时候就传播到了华夏南方,但只是原始的榨汁取用,称之为‘柘浆’,到了汉朝才有蔗字,原本叫竿蔗,竹竿的竿,后来才改成了甘甜的甘。

到了唐时,也只是经过曝晒后更加浓稠的‘蔗浆’,但甘蔗原产地之一的天竺,已经生产出了一种固体糖,叫做‘石蜜’或‘糖霜’。

唐太宗李二知道后,便派出使者专门前往求取技术。

这个使者就是‘一人破一国’的王玄策,他攻破的‘摩揭陀帝国’就是最早制造蔗糖的国家。

天竺人造糖采用的是牛奶脱杂质法,王玄策把技术带回来后,华夏牛奶产量少,就改用蛋清来替代,生产出了沙糖。

不管是牛奶也好蛋清也好,这成本都很高昂,不是一般人能消费得起的,普通的大唐百姓依然只能用蔗浆,而且这个沙糖和糖霜大多数并不白,而是灰褐色,品质高的更像琥珀。

来到宋朝时,甜食倒是变得更加普遍了,流传到后世的食谱便能证明这一点,但百姓能买到的依然是糖浆,虽然更加浓稠了,依然还是液态,并且还是红褐色,卖糖的小贩都是用瓦罐来盛装,《清明上河图》就有这样的景象。

这种糖其实到了后世都还有,江西上犹县还保留着这样的传统制糖法。

至于固态的糖霜,此时也被成为冰糖,只有遂宁等少数地方才会生产,产量还十分感人,道君皇帝宋徽宗要求遂宁每年上贡几千斤糖霜,却让当地近半的制糖户都破产了。

这时候,波斯人已经采用碱性树灰炼糖法,因为泉州市舶司与大食、波斯贸易非常频繁,所以宋朝也学会了这个法子,不过制造出来的固态糖只有极少部分是白的,其他都是红糖和黑糖。

如果不是赵孟启的乱入,那华夏还得到了明朝才会因为意外事件发现黄泥水脱色制糖法,甚至有‘嘉靖以前,世无白糖’的感慨,所以此时的人真的从来没见过这么晶莹雪白的糖。看书喇

白如雪的盐也就罢了,虽然不知道燕王从哪里搞来的,但毕竟有些地方确实能产出类似的好盐,比如西夏青盐。

糖怎么能有如此洁白呢?

燕王怕不是把咱们当小孩来唬弄吧。

热门小说推荐
问道章

问道章

穿越加重生,妥妥主角命?篆刻师之道,纳天地于方寸,制道纹于掌间!且看少年段玉重活一世,将会过出怎样的精彩?...

好想住你隔壁

好想住你隔壁

婚后  情人节,韩经年问今天怎么过?  夏晚安搂着被子,昏昏欲睡的答睡觉。  圣诞节,韩经年问今天怎么过?  夏晚安抱着枕头,漫不经...

龙王传说

龙王传说

心潮澎湃,无限幻想,迎风挥击千层浪,少年不败热血!...

特种奶爸俏老婆

特种奶爸俏老婆

啥,老子堂堂的漠北兵王,居然要当奶爸?好吧,看在孩子他妈貌若天仙的份儿上,老子勉强答应了...

我真不是学神

我真不是学神

苏恒重生平行世界,却发现这是大明650年,崇祯大帝是人类第一位灾变境强者,只身渡星宇,单手灭星球,无数高中大学,教导的是人体修炼进化学说,精英大学生飞天遁...

医妃惊世

医妃惊世

她本是实力强悍,医术超群的世家家主。  一朝穿越成将军府的废柴嫡小姐,成为第一位被退婚的太子妃,人人嘲讽!  选秀宴上,她被赐嫁给鼎鼎有名的残废王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