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卯时三科,没有等到小厮的提醒,卢为标就醒了,小憩一会之后,感觉精神很好。
卢为标暗暗奇怪,难道那个吴帆徽知道这一点,所以在进入考场之后小憩。
稍稍整理之后,卢为标来到了考场。
他的目光自然而然的落到了吴帆徽的身上。
吴帆徽此刻精神饱满,双眼有神,规规矩矩坐着,一脸平静的表情。
小子,你还真的厉害,卢为标禁不住暗暗的嘀咕了一下,当然任何人都是听不见的。
辰时,考试正式开始。
礼房的典吏开始宣读县试的规矩,这大约需要一刻钟的时间,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有关考试时间的,县试第一场的正考,从辰时开始,到申时结束,午时有半个时辰的时间原地吃东西,不准离开座位,不准离开考场,考生做完之后,进入大堂交卷,凳子不能够马上搬走,留在考场,若是考生经过了第一场的正考,没有得到参加第二场初夏考试的通知,则在翌日下午的申时前来考场,搬走自己的凳子。
礼房典吏宣读完规矩,礼房司吏宣布县试开始。
考生纷纷拿出纸笔墨砚,这些东西凳子上面是放不下的,有些只能够是放在地上。
卢为标从袖袍里面拿出了试题,交给了礼房的司吏。
司吏开始宣读考题,下面的考生则要记住考题。
司吏会宣读三遍的考题,方便考生牢记。
吴帆徽仔细听着考题,司吏宣读第一遍考题的时候,他就完全记住了。
“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孟子对曰:‘有。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这份考题出自于《孟子。梁惠王下》,整段的意思用宋朝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一句话就可以解释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作为县试来说,尽管是科举考试之中最基础的考试,但考题一般不会太简单,因为考题是知县本人出题,也是知县本人阅卷,考生是不是能够通过县试,都是知县一人说了算。
与其说县试考学生,不如说县试也考知县大人。
为了展现自身的能力,知县一般都会绞尽脑汁出题目的。
遗憾的是,四书五经只有那么多的句子,几百年科举考试沿袭下来,不知道出过多少的考题了,可以说那些出题的考官,将整个的四书五经都翻烂了。
这也导致一些稀奇古怪的考题出现,考官在截取四书五经经典话语的时候,会将一些毫不相关的经典句子连接在一起,做成考题,让考生去思索,从这些胡乱拼凑的考题之中,硬生生的说出一番子丑寅卯来。
其实这也是科举考试到后来逐渐没落的根源所在。
儒家思想博大精深,解析千变万化,就用其他的解析来出考题,也是可以的,可惜大明皇家指定了朱熹的《四书集注》,所有科举考试的观点都不能够超越《四书集注》,也就难坏了考官和考生。
吴帆徽抄录下来考题之后,没有马上动笔,而是陷入到了沉思之中。
知县大人出的考题为何如此简单,不用想考生就会沿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而且还会扩展到君王要实施仁政,以王道统一天下的观点。
如此县试作出来的文章,岂不是千篇一律了。
扭头看了看四周的考生,不少人的脸上已经表露出来喜色,开始迅速动笔了。
吴帆徽的神情变得宁静,依旧没有动笔,脑子里开始了紧张的思索。
很快,他想到了与知县大人那次交谈,知县大人询问了民间疾苦的事宜,而且对米脂县遭受的灾荒很是关心,甚至直接询问到了如何解决灾荒之问题。
一刻钟之后,吴帆徽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县试考试的自由度相对大一些,虽然也是八股文,但可以政见时务为重点,毕竟一个县的知县,脑子里主要想到的就是如何做好本县的诸多事宜,眼光不会那么长远,故而在县试的时候,也会根据自身的理解,来评判文章的好坏。
一句话,县试的文章,要符合县里的实际情况,要能够有真知灼见,而不是照抄照搬古人的话语,那些话语对于知县大人署理好本县的政务毫无意义。
穿越加重生,妥妥主角命?篆刻师之道,纳天地于方寸,制道纹于掌间!且看少年段玉重活一世,将会过出怎样的精彩?...
陆原语录作为一个超级富二代装穷是一种什么体验?别拦着我,没有人比我更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
盛夏不老不死了上千年,看尽了想到想不到的各种热闹。没想到,她却也成了别人眼里的热闹,在一群不靠谱参谋的参谋下,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本闲初心不改,这本立志要写回言情了!...
我是万古人间一剑修,诸天之上第一仙。...
陆家有两个女儿,小女儿是天上的月亮,大女儿是阴沟里的死狗。陆妈你长得不如你妹妹,脑子不如你妹妹,身材不如你妹妹,运气不如你妹妹,你有什么资格过得好,有什么资格幸福?陆微言姐姐,你的钱是我的房子是我的,你男朋友也是我的。你就安心地当又穷又没人要的老处女吧。陆一语凭什么?我也肤白貌美大长腿好么?分分钟能找个男人...
伴随着魂导科技的进步,斗罗大陆上的人类征服了海洋,又发现了两块大陆。魂兽也随着人类魂师的猎杀走向灭亡,沉睡无数年的魂兽之王在星斗大森林最后的净土苏醒,它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