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书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七章 常反思亲子关系更融洽(第2页)

认为每天不得不发火的妈妈们,请暂停你们的谩骂,因为不管你发不发火,世界都不会因此发生丝毫的改变。但当你决定平静下愤怒的情绪,尽量少发火的瞬间,你和你孩子的人生就会因此而改变。

2.不做唠叨的妈妈:“禾禾,去把自己的玩具收拾起来。”

出于对孩子的殷切关爱,妈妈一般都会用无休无止的唠叨教育孩子成长,孩子做错事了,妈妈爱唠叨;孩子要做什么事情,怕孩子做不好,妈妈爱唠叨;孩子不会做事情,妈妈也会奉上自己的唠叨。面对如此喋喋不休的妈妈,孩子一般也会靠行使自己的“沉默权”作为回应。

在心理学中有一种“超限效应”,就是指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这种现象在家庭教育中时常发生,其典型表现就是妈妈的唠叨。据研究表明,面对妈妈的唠叨,孩子会从不耐烦到反感,进而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与行为。这样妈妈的教育也只能以失败告终。

教育孩子要掌握好“火候”和“分寸”。该放手时要放手,该住口的就住口。走进孩子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内心需求,择机而教,然后辅以具体的指导和监督。只有这样,才能恰到好处,聪明的妈妈切忌“唠叨”,达到“无为而治”才是教育的最佳境界。唠叨似乎是所有妈妈的通病,尽管妈妈认为自己所说的一切是为孩子好,算不上是唠叨,但似乎孩子们都并不领情,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他们常常对妈妈不停的唠叨感到恼火,并因此和妈妈发生激烈的争吵。不管是什么人,在扮演妈妈的角色时,都会以为孩子好为理由,理所应当地对孩子提出要求和建议:“快起床了,你要是迟到了我可不负责。”“你这次考试没进步,这样下去怎么考好的高中。”“你看看你穿得像什么,快去换套整齐点的衣服!”“你的房间怎么总是一团糟!”诸如此类的话,在一些家庭可能每天都要重复,甚至不止一遍。

而孩子之所以不喜欢唠叨,是因为在妈妈的唠叨中,传递着对他们的不信任。不断的指示和建议意味着妈妈不相信孩子能靠自己的力量能完成。孩子是在努力地成长为一个独立的人,他们需要的是妈妈的信任和独立做决定的权利,但是妈妈却偏偏不给他们,反而以权威的身份不断地给予建议或加以指责,孩子当然受不了。有些孩子选择逃避唠叨,另外一些孩子则选择反抗,这种反抗往往激起妈妈的愤怒,就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很难终止。正如我们看到的,孩子很少真正在妈妈唠叨的事情上做出改变,有的时候他们故意做出相反的举动以显示他们的独立。

由此可见,唠叨千遍,不如培养孩子一个好习惯。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教育孩子就是要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好习惯是孩子不可多得的资本和财富,会让孩子受用一生。好习惯对孩子未来的成功起着重要作用,难怪有人说成也习惯,败也习惯。

【案例回放】

案例一

刘爽晚上放学回来,吃饭的时候,妈妈就像往常一样询问她当天在学校的学习情况,话题自然而然的转到了当前上大学竞争有多么的激烈,工作多不好找,让她一定要把学习放在第一位,其他的事情少管一些。

但是,令刘爽妈妈没想到的是,一向很内向听话的女儿这次却很不耐烦地打断妈妈的话:“你们烦不烦啊,整天就会跟我说这些,妈妈你除了学习还能关心点我其他的事情吗?”被刘爽这一说,妈妈顿时无语了,看到女儿这样不知好歹,妈妈是生气的不得了,一时控制不住就打了刘爽一巴掌。谁知,刘爽竟然翻了一眼,丢下筷子饭也不吃就去学校上晚自习了。从这以后,刘爽就以学习繁忙为理由,连晚饭也不在家吃了,在学校上自习到很晚才回家,到家后就回自己房间,把房门一关看书。还有意尽量避开妈妈,要是妈妈跟她讲到关于学习的话,她不是心不在焉地听着,就是发脾气走开。

刘爽妈妈以为这样对待女儿,是在为她的前途着想,但是刘爽的妈妈却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这种行为是在伤害女儿。

一天下午,刘爽妈妈突然被刘爽的老师叫到学校。在老师的办公室里,老师当着刘爽的面向她抱怨:你这个孩子是多么多地淘气……他甚至使用了很多难听的字眼,妈妈把事情的经过一听,其实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儿。小孩子嘛,淘一点很正常。只是事隔多年,刘爽妈妈仍然觉得心痛:“当时刘爽就站在一旁,而老师就那样数落他,她吓得缩在墙角一个劲儿地哭!一路走,女儿一路哭,任自己怎么安慰也停不下来。这时候,刘爽妈妈才意识到,唠叨对于孩子的伤害有多么大。

案例二

李禾平时玩过玩具后总是随手乱扔,结果弄得到处都是,让妈妈费了不少力。为此妈妈可没少唠叨李禾:“禾禾,去把自己的玩具收拾起来。”“禾禾,告诉你多少遍了,玩具不要随手乱丢。”

有一天,李禾正在看电视,妈妈走过来对她说:“禾禾,待会要有客人来,你把桌子上的玩具收拾好吧。”李禾很不乐意,继续看电视,并没有理会妈妈的话。过了几分钟,客人来到了家里,这时候妈妈当着客人的面说:“我们家禾禾可能干了,自己的事情总会自己做,自己玩的玩具也会自觉得收拾起来呢。”客人连连夸奖禾禾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只见禾禾很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然后走到桌子旁边,把桌子上的玩具收拾起来了。妈妈发现,从那以后,禾禾玩过玩具后,总会自觉地把玩具收拾起来,再也没让妈妈提醒过。面对孩子的“屡教不改”,妈妈一定不要企图用唠叨的方式把孩子的坏习惯改掉,而要抓住教育的契机,帮孩子改掉坏习惯,养成好习惯。

【妈妈这样做】

妈妈要对孩子的学习、生活进行一些管理、指教,在对孩子有要求时,妈妈要尽量用简洁的、孩子可以听懂的语言,把事情的前因后果讲清楚,并提出具体的建议、指导,让孩子真正明白妈妈的意思,并允许孩子对此提出自己的意见和想法,然后再去做。只是在实行的时候妈妈要多多注意方法。

(1)正确把握住孩子的心理状态。

一般情况下,孩子的心理状态会不同程度地有所暴露。妈妈这时就要善于把平时对孩子的了解与他在谈话中的外部表现联系起来,细心观察孩子的神情、言语、注意力和习惯动作的变化等,从而正确把握住孩子的心理状态。

(2)学会交流。

当孩子怠惰、不专心读书,妈妈说教无效时,不妨停止语言的劝诫,改为行动,施以适当的处分,让他反省自己的过失。妈妈看到孩子有悔意就不要再过多加以指责。有过亲身教训后,孩子会改进的,妈妈还是少唠叨为妙。因为唠叨不是教育孩子,多半是妈妈为自己的辛劳找平衡。孩子稍大一些,就会看不起经常唠叨的妈妈,这是做妈妈的失败,也是许多妈妈的悲哀。其实,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对孩子的毛病、缺点,找适当的时机,认真而亲切地指出哪些地方做得不合适,应当怎样做才好。

(3)不要事事叮嘱。

可以说,妈妈对孩子讲的话虽然多,但有许多话都没有讲到点子上。事无巨细,都反复强调叮嘱,搞得家庭上下不得安宁,大人为孩子不听话而气愤,孩子在繁杂的环境里静不下心来学习。所以,妈妈要对孩子的学习、生活进行一些管理、指教,在对孩子有要求时,妈妈要尽量用简洁的、孩子可以听懂的语言,把事情的前因后果讲清楚,并提出具体的建议、指导,让孩子真正明白妈妈的意思,并允许孩子对此提出自己的意见和想法,然后再去做。

(4)降低对孩子的期望。

从心理学上分析,孩子是心理和行为的不成熟个体,妈妈必须对他们加以正确的指导和培养。但是,家庭教育中常见的问题是,妈妈对孩子寄予厚望,为了达到自己设定的目标,总是在孩子耳边不停地叮嘱、提醒。但这种做法往往收效甚微,甚至适得其反,使孩子产生厌烦情绪,还容易挫伤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所以聪明的妈妈从不会在孩子耳边唠叨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而是放手让孩子去做。如果没有做好,也会耐心地帮他分析原因,鼓励他不要灰心,尽力而为。

3.用“身教”力量指导孩子:“妈妈,你怎么闯红灯啊?”

中华民族是一个富有智慧的民族,中国的孩子智商高,在各类知识性考试中往往是出类拔萃的,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中国孩子的思考力和创造力却远远比不上很多外国的孩子,这是一种整体的差异,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高分低能”现象,此种现象的出现,不得不让我们反思。

常言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里所讲的“鱼”其实就是一种结果,而“渔”却是一种方法,是“捕鱼”的技术。古人云:“授人以鱼,三餐之需;授人以渔,终生之用。”如果妈妈只给孩子“鱼”,孩子虽然能够满足一时的需要,却无法满足一世的需要,而教会孩子“捕鱼”的本领才是妈妈的明智之举。

因此,妈妈在教育孩子时一定要授之以“渔”,而非“鱼”,要让孩子掌握学习的方法,形成自己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才能让孩子终身受用。这就像是妈妈给了孩子通往成功的阶梯,孩子只要顺着梯子往前走就行了;相反,孩子就会在人生中走很多冤枉路,而且也不一定能达到目的地。

教孩子学会“捕鱼”,我们不能狭隘地把它理解为教孩子掌握学习方法,而要拓展到孩子的生活中去,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快速、全面地发展。所以,妈妈们在面对孩子生活学习上出现的问题,千万不要只顾着一味的去批评孩子,更要用自己“身教”的力量去指导孩子,这样才能达到教育的最佳效果。

可是,着急的妈妈总是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看到孩子学习成绩退步了,生活上的一些琐碎事情处理的不好,就会忍不住发火动怒。这样看来,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要想改掉追随自己那么长时间的坏毛病都是需要时间的,不是一下就可以纠正过来的。所以,心急的妈妈在面对孩子犯错的时候,一定要“淡定”下来,切记盲目发火。

我国著名教育家、文学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育孩子就是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孩子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重要的是要让孩子掌握一定的学习技能。这就要求妈妈要帮助孩子改善学习方法,培养孩子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为孩子将来走入社会做好准备。有位知名教育家也曾说过:“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掌握在执政者手里,不如说是掌握在孩子的妈妈手里。”“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孩子是一个复杂而又漫长的过程,而家庭教育又对孩子的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如何教育好孩子,妈妈任重而道远。

生活中,妈妈习惯于把教育过程省略为对孩子的说教,而忽视了孩子模仿的天性。妈妈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也是孩子终身的老师,妈妈的一言一行都会被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有些妈妈教育孩子要尊老爱幼,自己却不孝敬公婆,这会让孩子感到妈妈光说不练,是个空洞的说教主义者。妈妈不能忽视其本身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要知道一个明确指导孩子的实际行动,效果要比一千次的叮咛强得多。

【案例回放】

妈妈从市场上买回来一个菠萝,7岁的亚楠平时只吃过剥好皮的菠萝,从未接触过这样完整的菠萝。因此她被菠萝深深地吸引了,她好奇地问妈妈:“妈妈,这是什么?”

妈妈告诉亚楠:“这是菠萝啊,就是你平时最爱吃的酸酸的、黄色的菠萝。”亚楠准备拿起菠萝一探究竟,可是亚楠的手刚碰到菠萝,就赶紧缩了回去,她对妈妈说:“妈妈,菠萝的皮很刺手,那它怎么吃啊?”

热门小说推荐
吞海

吞海

大妖降世,卷风云万里,遍野尸横无归人。痴儿怨女,叹红尘滚滚,牵马负刀不回头。圣人云端坐,邪灵白日行。魏来自卑微而来,踏黄泉碧落,吞无边苦海,只为证天道已死!人道当兴!...

财运天降

财运天降

陆原语录作为一个超级富二代装穷是一种什么体验?别拦着我,没有人比我更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

神兵奶爸

神兵奶爸

啥,老子堂堂的漠北兵王,居然要当奶爸?好吧,看在孩子他妈貌若天仙的份儿上,老子勉强答应了...

斗罗大陆3龙王传说

斗罗大陆3龙王传说

伴随着魂导科技的进步,斗罗大陆上的人类征服了海洋,又发现了两块大陆。魂兽也随着人类魂师的猎杀走向灭亡,沉睡无数年的魂兽之王在星斗大森林最后的净土苏醒,它要...

全职艺术家

全职艺术家

音乐影视绘画书法雕塑文学你都懂?略知一二。都会一点的意思?嗯,都会亿点的意思。怀揣系统,靠艺术征服世界,成为各界人士顶礼膜拜的无冕之王。...

少帅你老婆又跑了

少帅你老婆又跑了

少帅说我家夫人是乡下女子,不懂时髦,你们不要欺负她!那些被少帅夫人抢尽了风头的名媛贵妇们欲哭无泪到底谁欺负谁啊?少帅又说我家夫人娴静温柔,什么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