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事实上,左宗棠平生一大癖好,就是喜欢听人恭维。胡雪岩在与左宗棠此后的交往中,从未忘记这一点,因此甚得左氏的欢心。胡雪岩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投其所好,既不吝赞美,又实事求是,总是能说出左宗棠最爱听、最想听的,却无一丝谄媚做作的恭维话。
比如商量筹借洋款时,胡雪岩带来了泰来洋行和汇丰洋行的代表。款子是泰来代理的,但是还需要汇丰出面。左宗棠不解,就问这里边有什么讲究。胡雪岩很会说话:“汇丰是洋商的领袖,要它出款子调度起来才容易。这好有一比,好比刘钦差、杨制台筹饷筹不动,只要大人登高一呼,马上万人响应,是一样的道理。”
话经胡雪岩这么一说,左宗棠感到特别受用,往下谈到借款的数目和利息,就爽快起来了。胡雪岩深明左宗棠的脾气秉性,所以左宗棠问到“要不要海关出票”时,胡雪岩响亮地回答:“不要!”
原来,洋人借款,为了商业利益,总是要想办法降低风险,避免出现拖欠还款的现象。由于当时中国海关掌握在外国人手中,所以一般借款总要中国方面出具海关税票,保证借款能如期归还。这回因为是与“胡财神”打交道,信誉没问题,自然不必担心出现问题,所以海关对于是否出保一节上,也就没有勉强。
虽然人家是看在“胡财神”的面子上,但胡雪岩却不这样讲。左宗棠问是否只要陕甘出票就可以了,胡雪岩回答:“是!只凭‘陕甘总督部堂’的关防就足够了。”
这一回答使左宗棠连连点头,表示满意,不免感慨道:“唉!陕甘总督的关防,总算也值钱了!”
“事在人为,”胡雪岩不失时机地接过他的话头说:“陕西甘肃是最穷最苦最偏僻的省份。除了俄国以外,哪怕是久住中国的外国人,也不晓得陕甘在哪里。如今不同了,都晓得陕甘有位左爵爷,洋人敬重大人的威名,连带陕甘总督的关防,也比直隶两江还管用。”
这样讲似乎还不过瘾,又要古应春问洋人,如果李鸿章要借洋款,他们要不要直隶总督衙门的印票,回答是:“都说还要关票。”
听到这一句,左宗棠不由笑逐颜开,他一直自以为勋业过于李鸿章,如今则连办洋务都凌驾其上了。这份得意,自是非同小可。
胡雪岩这么一捧,左宗棠直觉得自己犹若丈八金刚,奇伟无比,对于捧人的胡雪岩,自然也生出极大的好感,对胡雪岩的其他经营活动,也就欣然支持了。胡雪岩结交左宗棠,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
另外,胡雪岩在与左宗棠的结交中,不仅是口头上恭维,而且还非常注意给左宗棠捧场面。
左宗棠外放两江总督,中途要在上海停留。胡雪岩提前安排古应春回去活动,联络洋人,在左宗棠抵达上海时,上海英、法两租界的工部局,以及各国驻沪海军,都以非常隆重的礼节致敬。经过租界时,租界派出巡捕站岗,列队前导,尤其是出吴淞口阅兵时,黄浦江的各国兵舰,都升起大清朝的黄龙旗,鸣放二百响礼炮,声彻云霄,震动了整个上海,都知道左宗棠左大人到上海来了。这样一来,左宗棠自然喜不自禁,暗中更加欣赏胡雪岩了。试想,胡雪岩把关系都做到了这个份儿上,还有什么人不能被他所征服和利用呢?
7.巧妙斡旋,购枪贷款
如果要问兵荒马乱的世道,什么生意最赚钱?人们都会肯定地回答:“军火!”但要做军火生意却非一般人能行,只有那些有官场靠山的人,才能做这种生意。而胡雪岩就是这样的人。胡雪岩说话行事才显得很“大气”,刚刚与古应春和尤五商定做一把军火生意,一切还没有眉目,八字都没有“一撇儿”,胡雪岩心里就估计情况,凭自己在浙江官面儿上的关系,只要自己把洋枪弄回去,浙江当局肯定会买。既然如此,那就不妨来它个双管齐下,与洋人交涉,一边带着现货回杭州。如果团练不用洋枪,实在没办法,就让王有龄买下来,供他的府台小卫队使用,反正烂不到自己手里。
主意一定,胡雪岩马上找到古应春,见他正穿戴整齐地准备与洋人商谈。等胡雪岩说明来意,古应春想了一下问道:
“你想要买多少支?”
“先买两百支。”胡雪岩说,“我带了一万两银子在身上。”
“两百支,有现货。不过,你怎么运法?”古应春提醒说:“运军械,要有公事,不然关卡上肯定会被扣。”
这个对于一般人根本没法解决的难题,对于胡雪岩来说却是小菜一碟儿,他很轻松地说:“这方面我已考虑周全,从上海到松江,由尤五的漕帮负责,不会有什么麻烦。我一到杭州,立刻就请了公事迎上来接货,这样在日子上就不会有耽搁了。”“小爷叔,你在官场上果然混得开,说出话来就是与别人不一般。好!我此刻就陪你去见洋人,与他们当面议价。”说着,古应春拉了胡雪岩的手就走。
一路上,古应春不断向胡雪岩介绍洋人的礼节、习惯和规矩,不知不觉来到一座小洋房门前。长着满脸大胡子的哈德逊大踏步迎了出来。胡雪岩已打定主意,反正自己不懂洋规矩,古应春怎么做他也跟着照猫画虎,看他起身自己亦起身,看他握手自己也握手,总不会错到哪里去。只有古应春跟洋人谈话时,胡雪岩只能看他们脸上的表情。
表情很不好,洋人只管耸肩摊手,而古应春则是大有恼怒之色,然后声音慢慢地高了,显然起了争执。
“岂有此理!”古应春转过脸来,怒气冲冲地对胡雪岩说,“他明明跟我说过,贸易就是贸易,只要有钱,他什么能卖的东西都愿意卖,现在突然又反悔了,说跟长毛有协议,卖了给他们就不能再卖给官军。我问他以前为什么不说,他说是领事最近才通知的。又说,他们也跟中国人一样,行动要受官府约束,所以身不由主。你说气人不气人?”
“你跟他说,知道他们跟谁签了约吗?那是一伙与合法政府作对的乱民。”
哈德逊耸耸肩,说自己是商人,商人只管做生意,而不问对方是谁,哪怕他是魔鬼也不管。
胡雪岩再次反问道:“那就不对了。朝廷跟英国人订了商约,开五口通商,反而我们不能跟他通商,朝廷讨伐的叛逆倒能够跟他通商,这是啥道理?”并威胁说,根据《五口通商》的规定,朝廷保护的是外国商人在华的合法经营,如果与反对朝廷的乱民做军火生意,无异地反对中国政府,还能受到保护吗?
这一招果然很厉害,哈德逊无言以对。胡雪岩抓住要害,进一步说:“如果朝廷得知这笔非法交易,派兵截获军火,那时你不但血本无归,还要受到政府追究责任,利弊如何,不是明白无遗吗?哈德逊苦笑着,耸耸肩膀,两手一摊,表示无可奈何。他狡辩说,枪支已经启运,很快到达上海,若中途毁约,将蒙受巨大损失。胡雪岩告诉他,自己可以代表浙江地方当局买下这批军火,并可提高出价。哈德逊两跟一亮,连叫“0K”,表示可以重新考虑。胡雪岩盯住他说,“不是考虑,而是必须!”否则自己将动用所有力量,破坏他们同太平军的交易。
哈德逊将信将疑,转向古应春,询问胡雪岩在中国官场上的影响和势力,究竟有多大,为什么说话口气这么大。古应春告诉他,中国有句老话,叫作“有钱能使鬼推磨”,胡雪岩不仅与众多官员有很深的交情,而且他的钱财足可以买下浙江半个省的地皮,相当于英伦三岛中的一个。哈德逊惊得张大嘴巴,连连伸出拇指比划,胡雪岩的“硬气”立刻降伏了他。哈德逊明白与胡雪岩这样的官商打交道,要比“乱民”来往有利得多。
没费多大力气,哈德逊就放弃了原来的打算,与胡雪岩商谈起购买枪支的具体细节。胡雪岩允诺把每支枪的价格提高一两银子,哈德逊高兴得手舞足蹈,斟满一杯酒,同胡雪岩碰杯,庆贺生意成交,并主动送胡雪岩一支最新式的“后膛七响”以表敬意。
现在看来,在当时那种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假如胡雪岩没有官方背景,见了哈德逊别说“硬气”不起来,不当孙子那才叫怪哩!
还有一事,也充分显出胡雪岩背靠官场靠山的“大气”。左宗棠西征前,为了筹足先期必用的一百二十万两银子,胡雪岩决定向洋人借款。平时向外国银行借钱,十万或者二十万银子,只凭胡雪岩一句话就可以借到。因为一百二十万两不是个小数目,是银行从来没有贷放过的一笔大数目,因此,难度很大。就连见多识广的古应春也很坦率地对胡雪岩说:“小爷叔,这件事恐怕难。”
但西征大业成败和左宗棠封爵以后能不能入阁拜相的关键都系于此,关系真个不轻。倘或功败垂成,如何交代?所以,胡雪岩是志在必成。他对古应春:“我也知道难。不过一定要办成功。”
见胡雪岩决心已定,古应春不再劝阻了。胡雪岩从不畏难,徒劝无效;他知道自己惟一所能采取的态度,便是不问成败利害,尽力帮胡雪岩去克服困难。于是他问:“小爷叔,你总想好了一个章程,如何借,如何还;出多少利息,定多少期限?且先说出来,看看行得通行不通?”
“借一百二十万,利息不妨稍为高些。期限一年,前半年只付息;下半年分月按本,分六期拨还。”
“到时候拿什么来还?”
“各省的西征协饷。”胡雪岩屈指算道:“福建四万、广东四万、浙江七万;这就是十五万,只差五万了。江海关打它三万的主意,还差两万,无论如何好想法子。”“小爷叔,你打的如意算盘。各省协饷是靠不住的!万一拖欠呢?”
重生潜入梦南宋不咳嗽完本作品,和本书人物也有相关,可以一起看。书友订阅群137118014由终点回到原点,洪涛又回到了他第一次重生前的时代,不过失...
医者无不活命,剑出血洒长空。从来没想到,学习这么多年治病救人的同时,竟然也将传说中剑仙传承给修炼了,原本以为只是故事的一切,却在自己身上逐渐发生...
本书旨在打造第一刁民!...
穿越成了光明神,从此开启招收信徒,发展神国,称王称霸,为所欲为的羞耻日子...
他曾是圣殿国王,四大洲只手遮天,却因心爱女人的背叛,险些命丧黄泉。为复仇,他踏上回归路。在酒吧昏暗的角落,有佳人绝色,一个精彩纷呈的故事,就此展开...
婚后 情人节,韩经年问今天怎么过? 夏晚安搂着被子,昏昏欲睡的答睡觉。 圣诞节,韩经年问今天怎么过? 夏晚安抱着枕头,漫不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