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书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一章 提高修养促进管理者自我成长(第4页)

早在2500多年前,孔子说了一句老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道出了做人的真实意义。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通俗地讲,就是用自己的心推及别人;自己希望怎样生活,就想到别人也会希望怎样生活;自己不愿意别人怎样对待自己,就不要那样对待别人;自己希望在社会上能站得住,能通达,就也帮助别人站得住,通达。总之,从自己的内心出发,推及他人,去理解他人,对待他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简单地说就是推己及人,它和中国民间常说的“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是一个意思。

在孔子生活的时代,“人”与“民”有所区别。“人”的定义通常是指狭义那方面,也就是指士以上的人,和“民”是相对而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前面写着的是“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这是在同一句话中叙述的,很明显这里的“民”是指被统治阶级,劳动人民。用现在的语言来说,狭义的“人”是指奴隶主,即统治阶级,而“民”是指奴隶,即被统治阶级。所以,这句话当然也就可以理解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种人际关系原则,只适用于统治阶级的各个阶层之间的人际关系。但在当时,孔子能提出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思想,实在难能可贵。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儒家思想的精华,后来逐渐演化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信条。17世纪,孔子学说开始在欧洲广为传播。1789年由罗伯斯庇尔领导的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在他发布的《人权和公民宣言》中写道:“自由是属于所有人做一切不损害他人权利之事的权利,其原则为自然,其规则为正义,其保障为法律,其道德限制在下述格言之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被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家奉为“黄金规律”。然而在现实中,许多人不能恪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信条,一切以个人利益为中心,只顾及自身的感受,而忽略了他人的感受。无论是在处理人际关系,还是政治关系方面,都应当认识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条经久不衰的普世原则的重要性。

孔子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当成可以终身奉行的一个行为准则,可见孔子对这个原则的重视。孔子关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包含着极为丰富的内容。对于为政者,孔子反对“居上不宽”,要求对下级“赦小过”。上级要根据制度规定的职责范围安排下属,不要逾越,为政者使用民力时,应像祭祀天地祖宗那样慎重、虔诚,不要轻率妄为,这些都是对为政者行恕道的基本要求。对一般人而言,要求“躬身自厚而薄责于人”,即多自责,少责人,以及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等,都是“恕”的体现。

“恕”是一种推己及人的情怀。一个内心怀有仁德的人,即使不能成全别人,起码遇事不会给他人下套子,自己不愿意干的事,不会推到别人头上,把麻烦和痛苦转嫁到别人头上;而会在替自己打算的时候,也设身处地地替别人想一下。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发生在非洲某个国家内。那个国家白人政府实施“种族隔离”政策,不允许黑皮肤人进入白人专用的公共场所。白人也不喜欢与黑人来往,认为他们是低贱的种族,避之惟恐不及。有一天,有个长发的洋妞在沙滩上日光浴,由于过度疲劳,她睡着了。当她醒来时,太阳已经下山了。此时.她觉得肚子饿,便走进沙滩附近的一家餐馆。她推门而入,选了张靠窗的椅子坐下。她坐了约15分钟。没有侍者前来招待她。她看着那些招待员都忙着侍候比她来的还迟的顾客,对她则不屑一顾。她顿时怒气满腔。想走向前去责问那些招待员。当她站起身来,正想向前时,眼前有一面大镜子。她看着镜中的自己,眼泪不由夺眶而出。原来,她已被太阳晒黑了。此时,她才真正体会到黑人被白人歧视的滋味!罗斯福当海军助理部长时,有一天一位好友来访。谈话间朋友问及海军在加勒比海某岛建立基地的事。“我只要你告诉我,”他的朋友说,“我所听到的有关基地的传闻是否确有其事。”这位朋友要打听的事在当时是不便公开的,但既是好朋友相求,那如何拒绝是好呢?只见罗斯福望了望四周,然后压低嗓子向朋友问道:“你能对不便外传的事情保密吗?”“能。”好友急切地回答。“那么,”罗斯福微笑着说:“我也能。”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强调的是,我们在与别人发生关系的时候,要学会换位思考,也就是说,自己设身处地为对方设想,假设对方如此要求我,我愿意不愿意。如果我也会不愿意,那么就不去要求对方。“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强调的是,在与别人发生关系时,首先从自我的角度来考虑对方的要求,如果我不愿意的,就坚决不同意。所以其根本区别就在于:前者强调的是不强制别人,后者强调的是不想受别人制约。

我们都知道,越是在文明的社会,人们被制约的内容越多,尤其是在企业里面,越是完善的企业,对职工的约束越多,越是管理差的企业,职工越是自由散漫。作为一个管理者如果总是习惯于“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那么不但不能很好地管理自己和部下,也无法与别人很好地。

遗憾的是,现实中,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管理者少,喜欢“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的管理者多。正是因为“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的心理在作怪,使得我们的许多管理者在外籍管理者的眼中看起来完全不像个担当管理者职务的成年人,而仿佛还是个孩子。其具体表现为:一是管理者会为了一些鸡毛算皮的事,彼此争吵半天。二是自由散漫,严重缺乏依法办事,按照基本规则行事的概念。管理者无视企业的管理规范的要求,习惯于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丝毫不觉得有什么不妥。三是责任心严重不足。工作中做错了,有了过失,既不感到惭愧,也不觉得有向企业道歉的必要,只要上司不处罚,就当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过。四是对于上级的指示,不管执行不执行,执行得怎么样,从来不知道应该主动报告,许多时候往往自作主张就终止执行了,等到上司问起才随便报告一个终止执行的理由。如此等等,只要我们留神观察,还可以举出许多许多。

6.宽容是领导必备的品质

【原文】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译文】

有人说:“用恩德来报答怨恨怎么样?”孔子说:“那又用什么来报答恩德呢?应该用公平无私来报答怨恨,用恩德来报答恩德。”

【评析】

孔子不赞成用恩德来报答怨恨,他主张以直道而行,是是非非,善善恶恶,对你好的,你当然对他好,对你不好的,你可以不记恨他。用今天的话来说,做人要有一颗包容之心。

管理者应有容天地万物的气度,这也是优秀管理者必备的素质之一。管理者的宽容主要表现为虚怀若谷、宽恕礼让、容纳异己、以德报怨。待人宽容,不仅在团队管理中受人尊敬,让部下产生信服之感,还能使自己较容易获得非权力影响力。胸怀宽度决定着管理高度,有时无声的宽恕比批评指责更有说服力。

1860年,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有一天,有位名叫巴恩的银行家到林肯的总统官邸拜访,正巧看见参议员萨蒙·蔡思从林肯的办公室走出来。于是,巴恩对林肯说:“如果你要组阁的话,千万不要将此人选入你的内阁。”

林肯奇怪地问:“为什么?”

巴恩说:“因为他是一个自大成性的家伙,他甚至认为他比您伟大得多。”

林肯笑了:“哦,除了他以外,您还知道有谁认为他比我伟大得多吗?”

“不知道,”巴恩答道,“不过,您为什么要这样问呢?”

林肯说:“因为我想把他们全部选入我的内阁。”

事实证明,巴恩的话是有道理的。蔡思果然是个狂妄自大,而且妒忌心极重的家伙。他狂热地追求最高领导权,本想入主白宫,不料落败于林肯,只好退而求其次,想当国务卿,林肯却任命了西华德,无奈,蔡思只好坐第三把交椅——当了林肯政府的财政部长。为此,蔡思一直怀恨在心,激愤不已。不过,这个家伙确实是个大能人,在财政预算与宏观调控方面很有一套。因此,林肯一直十分器重他,并通过各种手段尽量减少与他的冲突。

后来,目睹过蔡思种种行为、并收集了很多资料的《纽约时报》主编亨利·雷蒙顿拜访林肯的时候,特地告诉他蔡思正在狂热地上蹿下跳,谋求总统职位。林肯以他一贯以来特有的幽默对雷蒙顿说:“亨利,你不是在农村长大的吗?那你一定知道什么是马蝇了。有一次,我和我兄弟在肯塔基老家的农场里耕地。我吆马,他扶犁。偏偏那匹马很懒,老是磨洋工。但是,有一段时间它却在地里跑得飞快,我们差点都跟不上它了。到了地头,我才发现,有一只很大的马蝇叮在它的身上,于是我把马蝇打落在地。我的兄弟问我为什么要打掉它,我告诉他,不忍心让马被咬。我的兄弟说:‘哎呀,就是因为有那家伙,这匹马才跑得那么快。’”

然后,林肯意味深长地对雷蒙顿说:“现在正好有一只叫‘总统欲’的马蝇叮着蔡思先生,那么,只要它能使蔡思那个部门不停地跑,我就不想打落它。”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管理者一定要有一颗宽容之心。下属的信任与尊重来自管理者宽以待人的行为,要提升管理的高度,管理者就必须拓宽自己的胸怀。成功的管理者之所以员工们都跟随他们,就是因为他们懂得宽容,用宽容的习惯支配自己的行动,为他人也更为自己开启了方便之门。

管理者要想迈向成功就要具备宽容的个性。这一点也是至关重要的。宽容首先表现在对人的个性的接纳,允许别人有与自己不同的性格、爱好和要求,不能要求别人和自己一样,对别人吹毛求疵,要有一种宽容的心胸,有能欣赏别人特点的能力。

在一个领导集体里,每个人的个性是不一样的。在性格上,可能有内向和外向之分,在气质上,在能力上也各有各自的特长和不足。这样,有人做事可能果敢、利索,性格刚烈,办事效率高,但无韧性;有人做事可能周到细致,性格柔韧,办事效率不高。如果能看到彼此的特点,在领导工作中互相配合好,就能弥补各自缺陷,既把事情做好,又能和下属搞好关系,使领导集体显得充满活力,性格错落有致,能力互补,让人对集体有一种配合默契的感觉,对各个领导的风格都有一种欣赏心理,因为良好的配合弱化了每个人的缺点,突出了个体的优点,领导集体的感召力大大增强。

因此,管理者有宽容和兼容的精神,就会使所属群体中每个人的个性充分发挥而又不影响集体的发展,就像一个好的园丁,在他的花园里,有百花齐放的景象,有争妍斗奇的风景。人们光顾这里时,有一种赏心悦目的感受,对园丁的技术充满敬意,因为他既培育出了万紫千红的景观,又把每一处景致合理地发展,不让某一个体破坏了整体的景象。

几乎每个团队都有个性鲜明,我行我素,同时又能力超强、充满质疑和变革精神的员工,在一些团队中,他们被叫做“问题员工”,或者“刺头”。这种“刺头”实际上是团队的“非常之才”,拥有一般人不可替代的特殊能力。大家熟悉的《西游记》中的“齐天大圣”孙悟空,就是这种“非凡之才”。唐僧要去西天取经,不可缺少孙悟空。团队要发展,更不可缺少非凡之才。

非常之才是员工中很特殊的一个群体:他们承担着很大的责任,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同时有着特殊的个性、心理、习惯、需求和欲望。无论是在团队还是社会领域,非常之才往往桀骜不驯,这似乎是个通病。很多非常之才经常表现为恃才傲物,团队合作性不强,爱跟上司顶撞等;但另一方面,非常之才往往有过人的技能,有锐气,有不断的创意,而这又是团队极为重要的。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特别之处,非常之才在团队里往往让管理者又爱又恨:爱的是他们的业绩突出,恨的是他们难以管束。这也是很多非常之才容易被人戏称为“刺头”的缘由。

作为“刺头”的上司,更要具有一种开放的心态,包容的胸怀。

团队中的“刺头”会促使领导不断完善自己的团队。作为一个管理者,你最大的成就就在于构建并统率一支由拥有各种不同的专业知识及特殊技能的成员组成、具有强大战斗力与强大凝聚力的团队,不断挑战更高的工作目标。

《墨子·尚贤上》中说:“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已。”这对于一个国家如此,对于一个组织、一个团队莫不如此。如果一个团队领导,手下没有得力的人员,那么这个团队是不会兴旺发达的。据此,领导要想取得优异的绩效,就应该容纳人才,把有能力的人团结在自己的周围,形成合力,共铸成功。

7.自信是管理者致胜的法宝

【原文】

热门小说推荐
少帅你老婆又跑了

少帅你老婆又跑了

少帅说我家夫人是乡下女子,不懂时髦,你们不要欺负她!那些被少帅夫人抢尽了风头的名媛贵妇们欲哭无泪到底谁欺负谁啊?少帅又说我家夫人娴静温柔,什么中医...

我是都市医剑仙

我是都市医剑仙

医者无不活命,剑出血洒长空。从来没想到,学习这么多年治病救人的同时,竟然也将传说中剑仙传承给修炼了,原本以为只是故事的一切,却在自己身上逐渐发生...

太古神王

太古神王

九天大陆,天穹之上有九条星河,亿万星辰,皆为武命星辰,武道之人,可沟通星辰,觉醒星魂,成武命修士。传说,九天大陆最为厉害的武修,每突破一个境界,便能开辟一...

医妃惊世

医妃惊世

她本是实力强悍,医术超群的世家家主。  一朝穿越成将军府的废柴嫡小姐,成为第一位被退婚的太子妃,人人嘲讽!  选秀宴上,她被赐嫁给鼎鼎有名的残废王爷。  ...

修仙高手混花都

修仙高手混花都

简介宇宙杀神渡劫陨落,重生为地球上的废材少爷,身边还有个貌美如花的未婚妻,这一世,注定不平凡他无心世俗,却成为地下世界的王者他医术无双,让无数人千...

龙王殿

龙王殿

化神境修士陈默,与小师妹双双陨落后,竟然重回地球的高三时代?!前世初恋,陈默不屑一顾。前世敌人,陈默一拳打爆。前世你看我不起?今世我让你望尘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