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书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二章 大汉帝国 长寿王朝摇摆而终(第3页)

萧何是沛丰人,和汉高祖刘邦是同乡,因此认识的也比较早。在秦末的乱世之中,萧何在沛县做吏掾,当时刘邦还是一个市井之徒,萧何和刘邦交往不错,两个人常在一块饮酒行乐,还谈论国家大事。刘邦做了亭长之后,有什么不明白的事情就常去请教萧何,萧何也乐于给他出谋划策,两个人的关系渐渐紧密起来。

秦末农民战争风起云涌,刘邦也起事了,整日领着队伍在外面山区游荡,萧何就建议刘邦占领沛县再图发展,刘邦采纳了萧何的建议。两个人合谋里应外合杀死了沛县的县令,刘邦称沛公,建立了政权,萧何成了刘邦的主要助手和谋士。

此后刘邦转战沙场,萧何一直跟随在刘邦身边。秦朝灭亡之后,项羽分封诸王,刘邦的实力当时还无法和项羽相抗衡,就听从了项羽的安排,做了汉中王,刘邦退到了巴蜀,并采纳了张良的意见,烧掉进出蜀地的栈道,以表示自己安心在四川盆地玩乐。

当时韩信在刘邦的军中,由于得不到重用,便偷偷地溜走了。萧何向来知道韩信是一个人才,他听说韩信走后来不及报告刘邦,立即牵了一匹马,趁着夜色去追韩信,追了半夜终于追上了。萧何当时已经是刘邦手下的第一号人物,韩信以为是刘邦派他来的,心里很高兴,他听萧何说是他自己来追的,立刻表示不愿意回去,萧何拉着韩信的手,表示一定会向刘邦推荐他,并以性命担保,韩信这才愿意回来,后来刘邦果然封韩信为大将军,统帅军队。

这就是千古传颂的“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萧何为刘邦挽留住了一个军事天才,正是因为韩信的帮助,刘邦才最终在军事上战胜了项羽。

楚汉战争爆发后,刘邦率军和项羽争天下,关中的后方基地,刘邦就交给萧何看管。关中地区是刘邦的根据地,是刘邦发展的根基,如果关中地区失守,刘邦就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基础,把关中地区交给萧何,充分说明了刘邦对萧何的信任。萧何也没有让刘邦失望,体现出了超凡的治理内政的能力,刘邦在前线作战,需要大量的供应给养,萧何总能够在后方为刘邦及时地补充,使刘邦转被动为主动。为了防止刘邦对自己起疑心,萧何还主动把自己宗族里面的人都送到前线去作战,这样刘邦就对萧何更加放心,而萧何也可以高枕无忧,安安心心做好自己的工作了。

楚汉战争结束之后,刘邦就皇帝位,对大臣们论功行赏,刘邦认为萧何功劳最大,所以封赏最多,许多武将不服,以为自己在前线和敌人浴血奋战,而萧何仅仅是在后方舞文弄墨,刘邦却不以为然,把武将们比喻为打猎用的狗,而把萧何比喻为发号施令的人,对萧何极为器重,让萧何位居功臣第一,带剑上朝,而且不必像其他大臣一样行三拜九叩的大礼,刘邦封赏了萧何食邑2000户,萧何的父子兄弟十多人也都有食邑封赏,萧氏家族一时风光无比!

萧何的一生,大部分时间是在给刘邦做助手中度过的,没有大起大落,但过得十分辛苦。他大智若愚,忍辱负重,任劳任怨,克勤克俭,安抚天下,用心之良苦,鲜有与之比肩者。他用尽一生心机,总算有了一个好的结局,在危机四伏的封建社会的官场中成为一个幸运者。

3、大汉的一场及时雨

高祖以武力夺天下,重武轻文,士人多不得重用。太中大夫陆贾常以《诗》、《书》劝说高祖,给他讲述文治的重要。高祖听得很腻烦,骂道:老子在马上得天下,这些《诗》《书》有什么用?陆贾毫不相让。他问道:陛下在马上得天下,能在马上治天下吗?商汤、周武王都是逆取而川页守,文武并用才是长治久安之术。他又列举了吴王夫差等人“极武而亡”的教训,说:秦一味实行严刑苛法,终被消灭。假如秦得到天下以后,效法先圣,大行仁义,陛下怎么能得到江山呢?高祖听后面有愧色。他说:帮我写一部书,写清楚秦失天下和我得天下的原因,以及古人成败之国得失天下的经验教训。陆贾根据道家黄老学说,结合当时国破家残、百业待兴的社会状况撰写了12篇论文,略述历史存亡之征。高祖很赞赏他的观点,把12篇论文合为一书,命名为《新语》。

汉初60年,《新语》一直是朝廷的政治指导思想,它主张刑德并用,教化先行,顺民之情,与之休息,称为“无为而治”。

“无为而治”源于齐国稷下学宫一派。所谓“无为”,并不是一味消极的完全无所作为,而是顺应自然。特别是经过战乱之后,人民需要休养生息的安定环境,发展生产,所以“君臣俱欲休息手无为”,顺应社会的发展。正是因为采取了“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经高祖、惠、文、景四朝,到武帝时,大汉政治、经济、军事都进入了空前鼎盛的时期。此是后话。

汉初君臣总结历代兴亡教训,推动了国家的治理,同时也影响了此后政治家重视研究历史,以史为鉴。文帝时贾谊著《过秦论》、《治安策》,贾山著《至言》,都对历史经验作了深刻的总结。所以,后人称《新语》开启贾谊、董仲舒的思想,成为汉代确立儒家思想为意识形态的先声。

历经秦朝15年的严酷压榨和反秦、楚汉长达8年的战乱,汉初社会残破不堪,民众大量死伤流亡。许多农民流亡他乡,不得耕作;有的还为生活所迫,不得不自卖为奴。当时,社会财富更是极端匮乏,投机商人又乘机浑水摸鱼,囤积居奇,百姓生活十分艰难。这时,恢复和发展生产、恢复民力、与民休息,就成了十分急迫的任务。对此,高祖结合实际,吸取秦末“泰半之赋”和“戍役无已”以致激起农民起义的教训,在赋税和徭役方面采取了有节制的政策。这种政策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稳定作为朝廷执政基础的小农生产,恢复在长期战争中遭到破坏的农业经济。他所制定的一系列重要制度和政策,不仅对巩固刚刚建立的汉家江山是必要的,而且对绵延200多年的整个西汉政权都起到—了“立制垂范”的作用。

萧何和曹参对稳定汉初局势也做出了巨大贡献。高祖十一年,萧何因助吕后定计收捕淮阴侯韩信,被拜为相国。他制定汉律,使国家有了法律保障。做相国期间,他秉承《新语》“无为而治”的宗旨,与民休息。

曹参继任后,沿袭萧何在位时的政策,史称“萧规曹随”。曹参还是用盖公清静无为的办法,—切按照萧何已经规定的章程办事,什么也不变动。

有些大臣看曹参这种无所作为的样子,有点着急,也有的去找他,想帮他出点主意。但是他们一到曹参家里,曹参就请他们一起喝酒。要是有人在他跟前提起朝廷大事,他总是把话岔开,弄得别人没法开口。最后客人喝得醉醺醺地回去,什么也没有说。

汉惠帝看到曹相国这副样子,认为他是倚老卖老,瞧不起他,心里挺不踏实。

曹参的儿子曹窋,在皇宫里侍候惠帝。惠帝嘱咐他说:“你回家的时候,找个机会问问你父亲:高祖归了天,皇上那么年轻,国家大事全靠相国来主持。可您天天喝酒,不管事,这么下去,怎么能够治理好天下呢?看你父亲怎么说。”

曹窋趁假期回家去的时候,就照惠帝的话一五一十跟曹参说了。

曹参一听,就上火了,他骂着说:“你这种毛孩子懂得个什么,国家大事也轮到你来罗嗦。”说着,竞叫仆人拿板子来,把曹窋打了一顿。

曹窋莫名其妙地受了责打,非常委屈。回到宫中向汉惠帝诉说了经过。

汉惠帝也感到很不高兴。

第二天,曹参上朝的时候,惠帝对他说:曹窋跟你说的话,是我叫他说的,你打他干什么?曹参向惠帝请罪,接着说:请问陛下,您跟高祖比,哪个更英明?惠帝说:那还用说,我怎么能比得上高皇帝。曹参又问:我跟萧相国比较,哪一个能干?惠帝微笑着说:好像不如萧相国。曹参便说起了他的见解:陛下说得都对。陛下不如高皇帝,我又不如萧相国。高皇帝和萧相国平定了天下,又给我们制订了一套规章。我们只要按照他们的规定去做,不要失职就是了。如果我们频繁更改,就会造成人心混乱,扰乱百姓,这是治理国家所忌讳的。惠帝这才明白过来,此所谓无为而治。

曹参用他的黄老学说,做了3年相国。这3年中,他没有出台一项新的政策措施,却博得一片讴歌,与萧何并称“萧曹两相国”。正如当时民谣所唱的:“萧何为法,讲若划一;曹参代之,守而勿失。载其清靖,民以守一。”萧何处事恭谨慎重,而曹参却显得荒疏惰怠。为什么曹参也能博得好丞相的美名呢?就因为那时候正处在长期战争的动乱之后,百姓需要安定,曹参没有给百姓增加更多的负担。曹参作为汉初推行无为而治的代表人物,在恢复经济发展,“安集百姓”方面所做的贡献,丝毫不亚于他的军功。

“无为而治”堪称汉初的一场及时雨。在无为而治的指导下,大汉社会秩序稳定,生产迅速恢复、发展。既为“文景之治”奠定了基础,又为后世提供了治国安邦的新典范。

4.白马之盟

汉高祖刘邦晚年的时候,宠爱戚夫人。戚夫人生了孩子,叫做刘如意,被封为赵王。汉高祖总是觉得吕后所生的太子刘盈生性软弱,怕他将来干不了大事,倒是如意说话做事都很像自己,有帝王风范,很有魄力。因此就想改立如意为太子,而戚夫人也是经常向汉高祖吹枕边风,要求立如意为太子。

汉高祖刘邦曾经为这件事跟大臣们商量过,但是人臣们都反对,就连他——向敬重的张良也帮着吕后和刘盈。吕后还请了当时很有名望的四个隐土叫“商山四皓”,来辅佐太子刘盈。这让汉高祖很是惊讶,平素里自己多次相邀,四皓都不出山,此时却义无反顾地支持太子刘盈。于是汉高祖知道没法废掉太子,就对戚夫人说:“太子有了帮手,翊膀已经长硬了,没有法子改变了。”戚夫人也伤心得没法说,只得哭泣。

汉高祖在讨伐英布的时候,胸部中了流箭。后来,伤势越来越厉害。有一次,有人偷偷地对他说:“樊哙(吕后的妹夫)和吕后串通一气,只等皇上一死,就打算杀掉戚夫人和赵王如意。”

汉高祖大怒,立即把陈平和将军周勃召进宫来,对他们说:“你们赶快到军营,立刻把樊哙的头砍下来见我。”

那时候,樊哙正带兵在燕国。陈平、周勃接受厂命令,两人私下商量说:“樊哙功劳大,又是皇后的妹夫,口削门可不能随便杀他。这会儿皇上发火要杀他,以后万一后悔起来,怎么办?”两人商量了一阵,把樊哙关在囚车里,送到长安,后来果然被吕后释放。陈平和周勃也因此而逃过了一劫。

汉高祖病情日益严重了,他把大臣召集在他跟前,吩咐手下人宰了一匹白马,要大臣们歃血为盟。大伙儿当着高祖的面,歃了血,起誓说:“从今以后,不是姓刘的不得封王,不是功臣不得封侯。违背这个盟约的,大家共同讨伐他。”这就是“白马之盟”的由来。其实,刘邦之所以这么做,就是为了防备吕后在自己死后大权独揽,坏了刘家的天下。他和吕雉作了几十年的夫妻,深知自己的妻子胸怀大志,野心勃勃,在自己活着的时候,还不至于出什么大乱子,但是自己死了以后,吕后的儿子登基作了皇帝,她成了太后,恐十白就无人能治了。也正是因此,刘邦才打算废掉太子刘盈,其中也有防止日后吕后专权的意思。既然废太子的事不能成功,他也就只好另想力、法遏制吕后了,于是就有了这个历史上闻名的“白马之盟”。

大臣们宣了誓,汉高祖才放下心。他的病越来越重了,不得不把吕后找来,嘱咐自己的后事。吕后问他:“陛下百年之后,要是萧相国死了。谁可以接替他?”汉高祖说:“可以让曹参接替。”吕后又问:“曹参以后呢?”汉高祖说:“王陵可以接替。不过王陵有点直,可以叫陈平帮助他。陈平有足够的智谋,但是不能独当一面。周勃为人厚道,办事慎重,只是不大懂得文墨。但是将来安定刘家天下的,还是靠周勃。”吕后再问下去,汉高祖摇摇头说:“以后的事,就不是你能够知道的了。”

公元前195年,汉高祖死去。吕后把消息封锁起来,秘密把她的一个心腹大臣审食其找去,对他说:“大将们和先帝都是一起起兵的。他们在先帝手下已经不大甘心。如今先帝去吐,更靠不住,不如把他们都杀了。”审食其觉得这事不好力,就约吕后的哥哥吕释之做帮手。吕释之的儿子吕禄把这个秘密泄露给他的好朋友郦寄,郦寄又偷偷地告诉他父亲郦商。郦商得知这消息,赶忙去找审食其,对他说:“听说皇上去世已经四天。皇后不发丧,反倒打算杀害大臣。这样做,一定激起大臣和将军们的反抗,天下大乱不用说,只怕您的性命也保不不住。”

审食其吓住了,忙去找吕后。吕后也觉得杀大臣这件事没有把握,就下了发丧的命令。大臣们安葬了汉高祖,太子刘盈即位,就是汉惠帝。吕后就成了太后。

汉惠帝的确是个老实无能的人,一切听他母亲吕太后作主。吕太后大权在手,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刘邦生前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臣子们立下的“白马之盟”,到了吕后这里,成了一个形式。死人终究还是斗不过活人,苦心经营的刘氏天下,就这样被吕后篡夺了权力。

5.周勃灭诸吕

正像刘邦说的一样,“将来安定刘家天下的,还是得靠周勃”。

热门小说推荐
全职法师

全职法师

一觉醒来,世界大变。熟悉的高中传授的是魔法,告诉大家要成为一名出色的魔法师。居住的都市之外游荡着袭击人类的魔物妖兽,虎视眈眈。崇尚科学的世界变成了崇尚魔法,偏偏有着一样以学渣看待自己的老师,一样目光异样的同学,一样社会底层挣扎的爸爸,一样纯美却不能走路的非血缘妹妹不过,莫凡发现绝大多数人都只能够主修一系魔法,自己却是全系全能法师!...

修仙高手混花都

修仙高手混花都

简介宇宙杀神渡劫陨落,重生为地球上的废材少爷,身边还有个貌美如花的未婚妻,这一世,注定不平凡他无心世俗,却成为地下世界的王者他医术无双,让无数人千...

少帅你老婆又跑了

少帅你老婆又跑了

少帅说我家夫人是乡下女子,不懂时髦,你们不要欺负她!那些被少帅夫人抢尽了风头的名媛贵妇们欲哭无泪到底谁欺负谁啊?少帅又说我家夫人娴静温柔,什么中医...

问道章

问道章

穿越加重生,妥妥主角命?篆刻师之道,纳天地于方寸,制道纹于掌间!且看少年段玉重活一世,将会过出怎样的精彩?...

未来天王

未来天王

末世时期战死的老军团长,重生为末世结束五百年后的新世纪小鲜肉(?)  每当我脑子里响起BGM的时候,就觉得自己无所畏惧。方召。  ...

极品妖孽归来

极品妖孽归来

他曾是圣殿国王,四大洲只手遮天,却因心爱女人的背叛,险些命丧黄泉。为复仇,他踏上回归路。在酒吧昏暗的角落,有佳人绝色,一个精彩纷呈的故事,就此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