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在现实生活中,一些矛盾问题如果直接交锋,往往难以解决。避开难以解决的主要矛盾,而施以较为委婉的方式,抓住对方的心理,反而出人意料地把事情解决了。
案例
秦末的陈胜、吴广农民起义推翻了秦王朝的统治后,项羽、刘邦为了争夺天下,展开了历史上有名的楚汉战争,垓下之战是双方最后的关键之战。
项羽、刘邦同为楚地(今江苏北部)人,同时从苏北起兵,一称楚王,一称沛公,但两人性格迥异:项羽勇猛过人,耿直自大;刘邦老谋深算,善于用人。公元前205年,楚汉两军对峙于荥阳、成皋(今河南省内)一带,项羽自恃强大,而刘邦在正面亲率大军主力坚守荥阳、成皋一线,与项羽周旋;在后方,命萧何镇守关中,做好保障;在北方,命大将韩信逐个歼灭黄河以北的分散势力,从侧后对项羽形成包围之势;在南方,争取九江王英布背楚归汉;在敌人内部,巧用离间计,分化项羽身边的人。
就这样,经过三年的成皋之战,项羽听信谗言,众叛亲离,就连对他一向忠心耿耿的范增也被他赶出军营。而刘邦由弱转强,后方巩固,士兵情绪高昂。特别是北方的韩信凭借个人的军事才能,一路过关斩将,像一把锐利的尖刀直插楚军的腹地,并占领了项羽的老家下相(今江苏宿迁)。
公元前202年,刘邦用计,表面上与项羽谈判,楚汉两军以鸿沟(古代运河,在今河南境内)为界,订立和约罢战休兵。于是,项羽东撤,刘邦西退。但刘邦退兵是假,而追击才是真。他和他的谋士们都认为:楚军东撤之时正是向项羽发起攻击的最佳时机,于是暗中约韩信和彭越一齐向楚军发起最后的围击。刘邦率大军追赶项羽至固陵(今河南淮阳),但韩、彭二人仍按兵不动,刘邦大发雷霆。
项羽被刘邦的背信弃义之举气得暴跳如雷,他骂道:“好呀,你刘邦一次次不讲信用,昨天刚说罢兵,今天就来攻我,我要惩罚你这个小人。”他亲率大军向汉军猛冲过来。项羽有万夫不挡之勇,汉军一看到项羽的大旗在1*9风中飒飒做响,转头就跑,汉军大败,刘邦只好就地组织防守。
失败的刘邦对韩信不听指挥非常气愤,张良献计说:“破楚军非韩信不可,他按兵不动的原因是没有被封为王。”一句话解开了刘邦心中的疙瘩。原来前一段时间,刘邦给身边许多将领又封地又封侯,而忘记了在前线的韩、彭两员主将。刘邦立即给韩、彭加封王位。不久,两人均来会师,刘邦还当面向韩信道歉,并把所有的军队交予韩信指挥。
韩信重新调整部署,决定围歼项羽。项羽看到汉军从四面八方围来,遂率部退向他的都城彭城(今江苏徐州)。大军行至垓下(今安徽灵璧县),探马来报说:“楚王,大事不好,彭城已为韩信所占。”项羽大惊,只好在垓下就地扎寨。韩信趁机指挥汉军把垓下围得水泄不通。
九月的夜晚,寒气袭人,月色凄冷,项羽和官兵坚守在寨内,夜不能寐。这时,突然从周围的小山上传来一阵阵悲箫伴奏下的楚地歌声:
“九月深秋兮四野飞霜,天高水涸兮寒雁悲怆!最苦守边兮日夜彷徨,披坚执锐兮孤立沙岗。离家十年兮父母生别,妻子何堪兮独守空房……当此永夜兮追思反省,及早散楚兮免死他乡……”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四面楚歌”。
楚军听到这熟悉的如泣如诉的旋律,个个泪流满面,以为楚地尽失,项羽军中的战斗力荡然无存。项羽决心趁早突围。他向跟随他的江东子弟作了最后一次动员,其言切切可想而知,楚军在一片哭声中拿起武器,向汉军冲去。项羽带头杀出一条血路,直奔乌江而去。
到达乌江,项羽收拢残兵,身边仅存800人。乌江太守早已备船等候,劝项羽立即上船,并说:“江东地盘虽小,但地也千里,人口10万,还可以卷土重来,请大王快快上船,汉军将至。”
项羽尽可能让他的八百子弟上船,他望着悠悠的江水,想到起兵时,有10万江东人相随,而如今只有身边这些伤兵败将,又想到在鸿门宴上放过刘邦,自己不听范增的劝说,一错再错,真是后悔莫及。他对天长啸:
“难道这是天要亡我吗?!纵然江东父老还要我项羽,我也无脸再见他们了。”他突然拔剑自刎,一代豪杰就这样离开了人间。
一曲楚歌击败了项羽,汉王朝也由此开始了。
◎以忍为上,蓄势而发
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
——《孙子兵法·军争篇》
以我方部队接近战场,做好充分准备,等待和对付远道而来的敌军;以我方休整安逸的部队,从容等待和对付征途劳累疲乏的敌军;以粮足饱食的我方部队,等待和对付缺粮饥饿的敌军。这是能够掌握和控制敌军战斗力、以我有力之军对乏力之敌军的将帅,所采用的再一治敌基本方法。
精读
“劳逸之道”就是以逸待劳,用准备胜疲惫。做事一定要占主动,抢占“战地”,才能以逸待劳。《孙子兵法》讲的“待敌”,就是在自家的地盘上,或在自家的势力范围内准备充分,从容迎敌。“待”字有期待的意思,准备已充足,就怕敌人不来。待敌者胸有成竹,胜算较大,怕敌者心存侥幸,认为敌人“可能”不会来,一个“可能”就会让团队松懈,结果往往是遭到灭顶之灾。
竞争与博弈是无所不在的。所以,我们做事切不可有侥幸心理,要知道该来的一定会来。如果能把自己调整到“待敌”状态,那就比较有把握了,可以较为轻松取胜。反之,如果是“怯敌”即“趋战”,就会很难打。“趋战”就是被敌人牵引仓促应战,那样非常危险,往往会面临失败。
以逸待劳并不是一味的等待,而是要做到适时出击,只有适时出击,才有可能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周亚夫在平定七王之乱时,以逸待劳,很好地把握了出击时机,待吴楚联军兵疲粮尽时,果断出击,一举破敌。选择出击时机,一是要选择在敌远来乍到,兵力疲惫,情况不明,立足未稳时。二是首先进行防御,待敌达到其进攻顶点,战斗力消耗到一定程度时,再突然出击。在实施出击时,一定要果断、坚决,给敌以巨大打击,摧毁其战斗意志,从而一举歼敌。
“忍”是众多有志之士的人生哲学。古语有,男子汉大丈夫,能伸能屈,能刚能柔,识时务者为俊杰也。一个人如果千苦可吃,万难可赴,能忍住岁月的考验,那么即使不是英雄也会忍成英雄的。
韩信能够忍胯下之辱,最后成为诸侯。但是,能够以忍求生,图谋大业的人还应该算是越王勾践。
他自己非常明白,目前的情况只有忍辱,才有可能日后东山再起,如果不忍,不要说东山再起,恐怕连命都保不住。
勾践做越王的时候,吴王阖间来攻,勾践打败了阉间,吴王夫差继位。为了替父报仇,他丝毫没有懈怠,经过两年的准备,吴王以伍子胥为大将,伯的副将,倾国内全部精兵,打败越国,勾践走投无路,后来走伯的门路达成了议和。
议和的条件是,勾践和他的妻子到吴国来做奴仆,随行的还有大夫范蠡。吴王夫差让勾践夫妇到自己的父亲吴王阉间的坟旁,为自己养马。那是一座破烂的石屋,冬天如冰窟,夏天似蒸笼,勾践夫妇和大夫范蠡一直在这里生活了3年。除了每天一身土,两手粪以外,夫差出门坐车时,勾践还得在前面为他拉马。每当从人群中走过的时候,就会有人嘁嘁喳喳地讥笑:“看,那个牵马的就是越国国王!”
勾践由一国之君变成奴仆,忍了,到为人养马倍受奴役,忍了,勾践最能够忍的一点就是尝吴王的粪便。吴王病了,勾践为表忠心,在伯的引导下,去探视吴王,正赶上吴王大便,待吴王出恭后,勾践尝了尝吴王的粪便后,便恭喜吴王,说他的病不久将会痊愈。这件事在吴王放留勾践的态度上起了决定性作用。或许是勾践真的懂得医道,察言观色能看出吴王的病快好了;或许是勾践有意恭维吴王;或许是上天垂青勾践,总之,吴王的病真的好了,勾践此时已彻底取得了吴王的信任,吴王见勾践真的顺从自己就把他放了。
勾践在这件事上所表现出来的忍辱的确是一般人做不到的。我们不排除勾践是想尽一切办法回国,就其这种行为的确让人自叹不如。纵观这一时期勾践的忍,是极其恭顺的忍。而他之所以会强忍着这所有的一切屈辱,为的就是日后的崛起。勾践的性格高明之处就在这里,面对一切屈辱,从容自若,因为他自己非常明白,目前的情况只有忍辱,才有可能日后东山再起,如果不忍,不要说东山再起,恐怕连命都保不住。这似乎与中国传统的大英雄,大丈夫有些相背离,“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大丈夫誓可杀不可辱”这些都是那些宁死不屈、誓死不降的英雄们的赞语,这些固然让人赞叹。但中国还有一句教人处世的俗语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那位顶天立地的西楚王就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的深思,乌江岸边,乌江亭长热情的招呼他:“江东虽小,足可够大王称王称霸,日后也能干一番大事业。”而项羽是个宁折不弯的汉子,哪肯过江呢?自刎身亡。也许项羽过江后楚汉相争会是另一番结果,也许他能一统天下,虽然这些都是也许,但我们不能否认项羽是个顶天立地的英雄。可有些时候也的确需要这些英雄人物忍一忍,然后设法再重新崛起。
坚韧不拔,忍辱负重,其结果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勾践坚韧能忍是为了灭吴兴越,忍到一定程度总有爆发的一天,如果一味的忍下去,则是性格懦弱的表现,勾践终于忍到该向吴国发难的时候了。结果正如勾践所愿,一战便把吴军杀得大败,这次卑躬屈膝的不再是越王勾践了,而是吴王夫差。夫差也想像当年勾践向自己称臣为奴一样,打算投降勾践,勾践很可怜夫差,想答应夫差的请求,但被范蠡劝住了,最终吴国灭亡了,吴王夫差自杀身亡,当时中原的几个大诸侯国,都处于低潮,不少小国投降了勾践,于是勾践俨然成了最后一代春秋霸主。勾践终于一吐胸中二十多年的压抑。坚韧不屈的性格,忍辱负重的精神造就了春秋末代霸主。
从晋文公和勾践的称霸之路来看,虽然经历不同,但有一点相同,那就是坚韧,能挺住困难,晋文公流亡19年,倍受磨难,勾践为人奴仆3年,他们都忍住了,挺住了,所以也成功了,看来坚韧不屈的性格所打造的命运是辉煌的。
在一个强手如林的世界里,忍是一种韧性的战斗,是一种糊涂的做人策略,是战胜人生危难和险恶的有力武器。凡能忍者,必定志向远大。凡志向远大者,必定能够识大体、顾大局。而忍就是识大体、顾大局的表现。综观历史,能成非常之事的人都懂得忍的意义。
案例
周亚夫在昌邑之战中,仅仅经过三个月的作战,即将七王之乱的叛军主力吴楚联军一举击败,以逸待劳是取胜的重要因素。以逸待劳有利于己方战斗力的发挥,并能限制敌战斗力的发挥。
公元前157年,汉文帝病死,由太子刘启继位,这就是汉景帝。此时,随着休养生息政策的推行,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人口的繁衍增多,诸同姓王的势力也在不断膨胀,遂成“尾大不掉”之势。
一觉醒来,世界大变。熟悉的高中传授的是魔法,告诉大家要成为一名出色的魔法师。居住的都市之外游荡着袭击人类的魔物妖兽,虎视眈眈。崇尚科学的世界变成了崇尚魔法,偏偏有着一样以学渣看待自己的老师,一样目光异样的同学,一样社会底层挣扎的爸爸,一样纯美却不能走路的非血缘妹妹不过,莫凡发现绝大多数人都只能够主修一系魔法,自己却是全系全能法师!...
千万年前,李七夜栽下一株翠竹。八百万年前,李七夜养了一条鲤鱼。五百万年前,李七夜收养一个小女孩。今天,李七夜一觉醒来,翠竹修练成神灵,鲤鱼化作金龙,小女孩成为九界女帝。这是一个养成的故事,一个不死的人族小子养成了妖神养成了仙兽养成了女帝的故事。...
音乐影视绘画书法雕塑文学你都懂?略知一二。都会一点的意思?嗯,都会亿点的意思。怀揣系统,靠艺术征服世界,成为各界人士顶礼膜拜的无冕之王。...
化神境修士陈默,与小师妹双双陨落后,竟然重回地球的高三时代?!前世初恋,陈默不屑一顾。前世敌人,陈默一拳打爆。前世你看我不起?今世我让你望尘莫及!...
伴随着魂导科技的进步,斗罗大陆上的人类征服了海洋,又发现了两块大陆。魂兽也随着人类魂师的猎杀走向灭亡,沉睡无数年的魂兽之王在星斗大森林最后的净土苏醒,它要...
重生潜入梦南宋不咳嗽完本作品,和本书人物也有相关,可以一起看。书友订阅群137118014由终点回到原点,洪涛又回到了他第一次重生前的时代,不过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