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书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八章 取舍有道不被繁花迷双眼(第6页)

这一次,这位服务人员已经集中精神在戴帽子的游客的身上,不再管这位头上扎丝巾的太太了。

有人问那位服务人员:“能否告诉我,你是如何做到并保持冷静的呢?”

那个服务人员这样回答:“我根本没有和很多人在打交道,我只是单纯地在接待一位旅客。忙完了一位,才换下一位。在一整天之中,我每次只服务一位旅客。”

生活中很多人在工作中把自己搞得疲惫不堪,而且效率低下,很大程度上就在于没有掌握这个简单的工作方法:一次只解决一件事。我们总试图一次多做些事,让自己具有高效率,而结果常常是适得其反。

在从事一项工作的时候,不要因为受到干扰或者疲倦就放下正在做的工作,转而去做其他不相干的事情,除非你只是想去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因为如果这件工作还没有结束,就又开始另一件工作的话,你的大脑往往就会开始混乱。我们一定要力求把你手头上的工作做完以后再开始另外的工作,即使这项工作暂时遇到了阻碍,也要尽力去做完。

把你的专注力放在对你最重要的事情上。只有当你专注于做对你最重要的事,你才能更有效地使用你的精力。不是随便什么事情都要你投入相同的精力。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所以你应该先做最重要的事,依次而下。分不清重点,一时东一时西摸不清楚方向只会使你自己陷入混乱,降低效率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者也。”两千多年前,孟子就以形象的比喻把舍取问题引入深刻的哲学。鱼和熊掌全是好吃的,是每个人都想同时得到的。然而,生活绝不会给你那么多,一石三鸟、一箭双雕只是美好的愿望。既然不能两全其美,那么只能果断地舍弃其中一个。舍弃的,原是心中所想的,是痛苦的,但又无可奈何,权衡之后,抓主要矛盾,想要熊掌,就不能够再眼馋别人把鱼端走。

电视上有这样一组豹子追羚羊的镜头:一望无际的非洲草原,一群羚羊在那儿欢快地觅食,悠闲地散步。突然,一只非洲豹向羊群扑去,羚羊受到惊吓,开始拼命地四处逃散,非洲豹的眼睛死死盯着一只未成年的羚羊,穷追不舍。

羚羊拼命地逃,非洲豹使劲地追,非洲豹超过了一只又一只站在旁边惊恐观望的羚羊,它只是一个劲儿地向那只未成年的羚羊亡命似地追,而对身边的其他羚羊却像没有看见似的,一次次地放过了它们。终于,那只未成年的羚羊被凶悍的非洲豹扑倒了,挣扎着倒在了血泊中,最后非洲豹美美地吃了一顿大餐。

非洲豹为什么放弃身边一只又一只的羚羊,却死死盯着那只未成年的羚羊呢?在听到主持人的解说后,大家终于恍然大悟。原来豹子已经跑累了,而其他的羚羊并没有跑累,如果在追赶的过程中因其他的羚羊而改变目标,其他的羚羊一旦起跑,转瞬之间就会把疲惫不堪的豹子甩在身后,因此豹子始终不丢开那只未成年的羚羊,最终让它成了口中的食物。

专注来自目标专一,只有目标专一,才能集中精力、体力和智力,才会逐渐向目标靠近;专注源于如痴如醉,“性痴则其志必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专注还须具有浓厚的兴趣和坚忍的毅力,要有遭遇困难不退缩的信心,面对挫折不灰心的决心;专注更须抗得住诱惑,诱惑就像攀附枝干的藤蔓一样,纠缠于你实现目标的全过程,只有专注,才能抵御各种诱惑的干扰,最终到达成功的彼岸。

任何一个人,若想出色地完成任务,拥有一份成就感,那么就得挥刀斩去各种各样的困扰。现实中,很多人失败了,并不是因为没有才能,而是不能专注于同一件事情。如果把那些私心杂念全部剪除,下定决心把所有的精力集中在一件事上,将来他们肯定会惊讶这朵成功之花竟会如此娇艳。

在放弃中活得更洒脱一些

一位从事中国研究的挪威朋友对中国人的生活感到非常奇怪,她发现一个中国家庭移民美国后,长期以来只是关心以买房子、买车子为目标的物质世界,从不参加谈论人生的社交活动,也从不去阅读在国内难有机会接触的书籍。中国学者向这位挪威女士解释说:“中国人对自我的拯救方式不是宗教,而是在世俗中‘安身’。”

有学者认为中国已进入M型社会,中产阶级减少,“穷忙”与“富闲”族群分别增加,“穷忙族”为了养家糊口,没有时间投资自己,变成恶性循环,最终丧失斗志。有调查显示,中国台湾地区的男性时薪所得前10%的“富人组”,25年来每周工时减少了8小时,时薪仍不断增加;男性时薪所得最后10%的“穷人组”,25年来每周工时不减反增,时薪换算下来才80元台币。

身家过千万的义乌商人,依然保持着小商品市场关门之后就回家睡觉的生活习惯;朝九晚五工作的香港人,晚上还思量着进修些有助于将来升迁的课程;在深圳奋斗的漂一代,在这座移民城市开展“安身竞赛”,把与“安身”无关的活动剔除;上海女生是否确定男女关系,将来的安身之处是必须考虑的问题,能将她们带往异国他乡的老外甚至可以重点考虑……

户籍、收入分配、教育等诸多领域的体制性缺陷,导致精英寡头化和底层人固化,以及阶层与阶层之间的流动困难。在发出“洗把脸重新来过,拿出你的气魄来”的豪言壮语前,穷忙族先遭遇了十面埋伏:就业机会缺乏的经济环境、福利保障未健全的社会体系、垄断资源的官僚体制、带来庞大压力与资源紧缺的城市发展模式……这个社会还需要时间,找到一个脑力与体力的价值平衡点、一种个人的透明上升渠道、一个积极的多元文化、一个人人公平参与财富分配的机会轮盘。

在日剧《工作狂》中,剧中杂志社里的编辑不得不成为工作狂,约会、婚姻、梦想、生活总因工作的关系被无限搁置。其中,一位摄影师的理想是用镜头曝光社会的黑暗面,而现实中他却成了跟拍明星绯闻的狗仔队队员,日夜在明星同居处的楼下蹲点。但他从未有过怨言,只是在每筒胶卷的头尾张,都习惯性地拍摄蓝色的天空。

我们应该还很清楚地记得亚历山大大帝和哲学家第欧根尼的故事:古罗马著名的亚历山大大帝外出巡游,遇见正躺在地上晒太阳的哲学家第欧根尼。亚历山大大帝上前自我介绍说:“我是亚历山大大帝。”第欧根尼躺在那儿不动,自报家门:“我是第欧根尼。”亚历山大大帝听说此人是著名的哲学家,不由得肃然起敬,问他:“我有什么可以为你效劳的吗?”第欧根尼回答:“有的,你只要不挡住我的阳光就好。”亚历山大大帝沉思说:“我不要做亚历山大,我也要做第欧根尼。”

当穷忙族越来越多的时候,或许我们该停下来想一想,我们每天为了安身立命去奔波的时候,生命的质量是不是太低了一些?安身立命的同时是不是也可以保有自己的风景?为什么生活越来越忙,但内心的满足却越来越少?我们辛苦奔波最后得到了什么?而我们其实真正要的是什么?亚历山大大帝豪杰一生,看到第欧根尼时,仍不免怀疑自己长年开疆辟壤的意义,而我们所经营的还只是自己的人生。是时候列个清单,看看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了。

当生活强迫我们必须付出惨痛代价时,主动放弃局部利益而保全整体利益是最明智的选择。智者云:“两弊相衡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趋利避害,这也是一种本能的选择。

对生活对人生要有一种超然的关照,即使我们达不到这种境界,我们也要在学会放弃中争取活得洒脱一些。

生活中,我们要学会放弃。放弃焦躁的心理,安然地等候生活的转机。这就像是我们在列车上的一次长途旅行,到了站点,你就必须下车,而沉迷于不宜境地的人将永远生活在痛苦和遗憾之中。

淡泊名利,认清生命本质

淡泊名利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古来少有人能够臻至。陶渊明在40岁的时候,才“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从此归园田居;陆放翁在晚年的时候,才意识到“看尽人间兴废事,不曾富贵不曾穷!”这些人虽然很晚才看破名利,走出名利的陷阱,但起码最终还是看破了。而我们这些在红尘俗世中打滚的人,却始终难以看破,被名利束缚一生。

名利之于人来说,是一个终极目标。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不是为了求名,就是为了求利,否则就没有生存的意义。于是,他们从具备向名利发起冲击的那一天起,就开始了自己的行动。直至自己最终丧失争取名利的能力。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求名求利都是无可厚非的,它是人生的一种动力,能够促使我们为之付出努力,并取得成就。但是如果我们的一生都被名利所束缚,那么必然会在追求名利的过程中失去自我。古人曰:“求名之心过盛必作伪,利欲之心过剩则偏执。”所以,我们必须克制自己追求名利的欲望,保持知足常乐的心境,当我们功成名就之后,就该功成身退。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堕入自挖的坟墓之中。

汉代的张良就是一个懂得明哲保身的人。张良是刘邦最重要的谋臣。刘邦依靠他的计谋攻城略地,一次又一次地死里逃生。刘邦对张良待之以师礼。然而功成之后,张良却主动请辞,离开了斗争激烈的权力中心。

开国之后,刘邦给他的封赏是“齐地任选三万户”,深知刘邦个性的张良固辞不受,而是向刘邦讨要了一个“留侯”的封号(“留”今江苏省沛县东南的一座小城)算是处于半退隐的状态。张良假托神道,不再参与政事,在刘邦清除异姓王的过程中,他也没有参与。这样一个人对刘邦来说是没有威胁的,因而张良得以善终。

朱元璋的心腹军师刘伯温是明朝的开国功臣,他不仅有张良的才能,也有张良的智慧,在帮助朱元璋打下江山之后,他就萌生了退意。当时,朱元璋大封功臣,很多和他一起的功臣,甚至是没有他功劳大的人都封了公爵,但刘伯温没有接受公爵,只领了一个诚意伯的爵位,这是在明朝的开国功臣中仅有的一个。

当时,刘伯温疾恶如仇,深知自己得罪了很多人,而朱元璋也不是一个可以共富贵的人。于是,在洪武四年,他向朱元璋提出了辞职,而朱元璋也欣然应允。从此,刘伯温过上了隐居的生活。但是刘伯温的名头实在太大,在民间的影响力也大,朱元璋还是对他不放心,而此时在朝中的那些与他有隙的人也趁机攻击他。刘伯温为了打消朱元璋的疑虑,搬到了南京来住。虽然刘伯温晚年一直是在惊虑中度过的,但是相比那些富贵一时,不肯退下来的功臣们,他的结局算是最好的。

当一个人的名利之心膨胀到难以压制的时候,就是其被名利所反噬的时候。无论我们当初是为了什么而做了那些成就功名利禄的事情,一旦我们已经取得了功名利禄,就是应该退出的时候了。这是做人的一种智慧。自古以来,无论是文臣还是武将,他们大多数在一开始出来的时候都是秉承着济世救民的胸怀而出来的,然而当理想实现,目的达到之后,却被名利蒙住双眼,难以抽身而退。

功成身退不失为明哲保身的好办法,既然是为了理想而出,理想既已实现又何必还要坚持着呢,主动退下来,反而能够颐养天年,得以善终。

淡泊,是一种宠辱不惊的淡然与豁达,是一种历经尘世间诸多磨难和变迁后的成熟与从容,也是大彻大悟的宁静心态。淡泊名利并非不追求名利,而是能在名利中游刃有余,顺势取得名利,并及时从名利中抽身。只有这样,我们的一生才不会被名利牵绊,身在红尘里飘摇,心在诗意地栖居,拥有一个洒脱的人生。

人生在世,生命短暂,名利对于我们来说就是过眼云烟,根本不用为功名利禄而煞费苦心。只有做到淡泊名利,才能从功名利禄交织的尘世中超脱出来,认清生命的本质,从而掌握人生的禅机,游刃于变幻莫测的人生之中。

不掩人之功,不掠人之美

我们常常强调要淡泊名利,但是对于一般人而言,却也不可能将名利尽数抛却,所以追逐名利也无可厚非,但是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要通过自己的努力,用正当的手段得到。然而,很多人由于太热衷于名利,无法摆脱名利的诱惑,故而被名利所散发出的光芒遮蔽了眼睛,使得这些人失去了为人的准则,通过一些不正当的手段去攫取名利,比如说,有不少人在名利面前,无法把持,将别人的名誉和功劳占为己有。这样的行为为“君子”所不齿。掠人之美,无异于巧取豪夺,岂是君子的行径。即使是有人误解,将别人的功劳强加给自己,也要主动澄清,而非欣然接受。

热门小说推荐
神级文明

神级文明

穿越成了光明神,从此开启招收信徒,发展神国,称王称霸,为所欲为的羞耻日子...

全职艺术家

全职艺术家

音乐影视绘画书法雕塑文学你都懂?略知一二。都会一点的意思?嗯,都会亿点的意思。怀揣系统,靠艺术征服世界,成为各界人士顶礼膜拜的无冕之王。...

万古天帝

万古天帝

人族少年叶寒,身怀神秘功法天帝诀,入大世界中,与群雄争霸,观万族并起!天地苍茫,今朝我主沉浮!小说关键词万古天帝无弹窗万古天帝txt全集下载万古天帝最新章节阅读...

我真不是学神

我真不是学神

苏恒重生平行世界,却发现这是大明650年,崇祯大帝是人类第一位灾变境强者,只身渡星宇,单手灭星球,无数高中大学,教导的是人体修炼进化学说,精英大学生飞天遁...

龙王传说

龙王传说

心潮澎湃,无限幻想,迎风挥击千层浪,少年不败热血!...

斗罗大陆3龙王传说

斗罗大陆3龙王传说

伴随着魂导科技的进步,斗罗大陆上的人类征服了海洋,又发现了两块大陆。魂兽也随着人类魂师的猎杀走向灭亡,沉睡无数年的魂兽之王在星斗大森林最后的净土苏醒,它要...